你真的了解他嗎?帶你認識唐伯虎 真實人生

?談到唐伯虎,很多人脫口而出的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還有人對他的認識是在影視劇的作品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周星馳版《唐伯虎點秋香》了,影片中他風流倜儻、放蕩不羈、斗寧王、耍太師的形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是這些都是真的嗎?非也非也,年少輕狂、中年郁郁不得志、潦倒下半生才是他的寫照,但恰是其如此人生才成就其成為詩畫名家,藝術卓越。下面就為大家講述一下真實的唐伯虎曲折人生。

??? 唐伯虎本名唐寅,蘇州人,生于明代成化六年二月,又名子畏,號六如居士等。唐伯虎家境也算不錯,父親開酒館做生意,收入算不上富裕起碼也算是中產階級,但是他希望自己兒子能讀書走上致仕的道路,所以從小就注重對唐寅的教育,不惜重金聘用老師教其讀書,這為唐伯虎后來的成就奠定了基礎。伯虎從小天資聰慧,被稱為“神童”、“天才”,雖頑皮任性,但十五歲便得了蘇州府府學第一名,相當于現在地級市最好中學第一名了,深受周圍人的稱贊,其聰明程度確實高同齡人一籌。不僅如此,他年紀輕輕便在詩、書、畫方面就有了很深造詣,經常與祝枝山、文征明等朋友互相學習,而且唐伯虎深受文征明父親的贊賞,受到他影響頗多。二十歲時所繪《黃茅渚小景圖卷》就體現出大家風范,筆潤細膩、意蘊優美,得到眾人夸贊。正是大家的夸贊讓他年少輕狂、狂傲不羈,飄飄然不知所以然,認為自己什么事情都不在話下,荒廢學業,整日飲酒作樂,不思進取。就在他意氣風發之時,接連的打擊讓他幾近崩潰,二十四歲父親去世,兩年間母親、妻子、兒子等親人也相繼去世,家境逐漸敗落,重大變故讓他萎靡不振,終日飲酒解憂。眼看伯虎兄就要廢掉,他的好兄弟祝枝山又一次幫助了他,先是幫他從痛苦中解救出來,同時改變了他的傲氣,告誡他“若無十年寒窗,妄想金榜題名”。終于唐伯虎認識到問題所在,進而發奮讀書,因天資聰慧,所以毫不費力就得了個鄉試解元(全省第一名)。也正是這次的成功讓他更加信心滿滿的向著自己三元及第、入朝為官的夢想出發,然而造物弄人,所謂站得越高摔得越慘、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到此為止,他的前半生還是不錯的,算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而接下來的事情改變了他的一生,成為他人生的分水嶺。

??? 第二年唐伯虎便意氣風發的向著他的目標前進,前往京城參加會試,大考之后本來覺得考的不錯,一定榜上有名,可是等待他的卻是冰冷的牢房,居然涉嫌科場舞弊,連他自己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可事實確實如此。有史料說是因為他太自信,居然在發榜之前酒喝大了,告訴別人他是第一名,我也相信他有這個實力,但在同科對手的眼里就是作弊了,榜沒發你怎么知道自己的名次,結果被人家狠狠的告了一狀。也有史料說主考官程敏政很欣賞唐伯虎,在鄉試的時候就已經把他“潛規則”了,讓他成為自己的門生,結果因為政治斗爭就把他給拉下來了,也有這個可能,這在當時培養門生也算是公開的秘密,我比較傾向于這一說法。不管怎么說伯虎兄算是攤上大事了,好在最后根本就沒查出有什么實質性問題,但還是將他貶為小吏,不得為官。正在人生得意之時的唐伯虎怎么也沒想到會是這般情景,自己的前途就這樣毀于一旦,事實如此,他無奈的回到了家里。這次事件之后對他的影響太大了,妻子改嫁,周圍的人態度也變得冷漠。這件事情也在他的故鄉傳遍,他在別人眼中的地位也是一落千丈,以前恭恭敬敬變成了冷嘲熱諷,正如他給祝枝山的信中所寫“就連看家犬旺財見到他都要汪汪叫兩聲”,怎一個慘字了得。從此他便憤世嫉俗,郁郁寡歡,整日尋酒作樂、花天酒地,不是逛妓院就是召集人喝大酒,期間他為了排解憂愁還經常外出游覽觀光,游覽范圍很大,甚至到達江西等地,增加了自己閱歷。史料記載,在他回家之后,居然大病一場,險些結束自己的生命,經過長期的治療才轉危為安。也正是這次大病讓他有更多的思考和領悟,讓他看清自己的人生,看清政治的可怕,看清自己的未來,他沒有倒下,而是堅強的站了起來!經歷如此大變故,短短幾年,親人離去、前途盡毀,即使再堅強的人也無法承受,但是他挺了過來,這才有機會給我們留下很多驚世之作,才有機會讓我們欣賞到藝術的美麗。

??? 上帝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為你打開另一扇窗,正所謂東方不亮西方亮。是金子總會發光,對比糟糕的政治仕途,他在藝術方面展示了天才的一面,尤其以繪畫造詣最高。正是有了痛苦的經歷,他的性格也改變了許多,對藝術的思考也越來越深,進而成就了他的藝術人生。這段時間他的作品很多,并且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深受大家喜愛,很多人都慕名前來索畫。《事茗圖》、《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紈扇圖》、《王蜀宮妓圖》等繪畫作品,目前仍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館。如果就這樣堅持自己的藝術人生,或許唐寅會更加享譽國內外,偏偏他仍不甘心,繼續著他的政治夢想。上帝總是愛開玩笑,在他人生過半的時候一紙邀請函又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差點命喪黃泉。

??? 正德十四年秋,藩王寧王朱宸濠重金邀請唐伯虎做自己的謀士,正郁郁不得志的伯虎兄見機會來了,不辭辛苦,不遠千里前往江西赴約。就是這一程讓他幾近崩潰,差點回不了自己的家鄉。他到江西半年之后發現,寧王請他來不是簡單的幕僚,而是叛亂的軍師,這怎么得了,即使自己被貶為小吏也不過是政治前途渺茫罷了,這造反可是要自己命的,成功則罷,不成功則會身敗名裂、性命不保。他前思后慮之后決定回去,不能跟著造反,但他清楚知道寧王不肯放他,萬一泄露機密怎么了得,一般人可能就等著挨刀了,聰明的伯虎兄那可是天才,想出了絕妙的方法,只不過是有所犧牲,風流倜儻、才子形象毀于一旦,真的是不佩服都不行。他采取的方法形式不新鮮,這一招從三皇五帝時就有人用過,那就是裝瘋賣傻。可別小看這活,一般人還真干不來,裝瘋可不是真瘋,一些細節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被人識破,伯虎兄這一招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他居然裸奔,并且還不停地大喊:他是寧王的貴客,是來幫助寧王造反的。他這動靜鬧得是滿城風雨,連寧王也忍受不了了,但又不能殺之,要不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真的告訴別人自己造反了,被逼無奈只好把唐伯虎遣返回蘇州。就這樣天才唐伯虎安全的回到了蘇州。可是這一遭的經歷讓他徹底心灰意冷,對整個世界徹底失去了信心。想當初他的年少輕狂、意氣風發,有著自己的夢想和理想,可是現如今卻裝瘋賣傻,強烈的心情對比讓他更加的難過、凄楚,正如他的詩中表達的那樣:世人笑我忒瘋癲,我笑世人看不穿。記得五陵豪杰墓,無酒無花鋤作田。回家后潛心修煉,繼續詩詞歌賦、繪畫等創作,給后人留下了很多佳作。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唐伯虎燃盡了生命,于蘇州吳縣病逝。

??? 回顧其一生,天資聰慧的他可比神童,年紀輕輕就得解元,令人羨慕,江南才子的冠名當之無愧,風流倜儻、狂傲不羈的性格也讓他自己吃了大虧,雖是造化弄人,其自身也存在很大爭議,若早點懂得“低調”二字,或許他的人生可以更加風光。在他心里其實更傾向于讀書人的理想,讀書入仕,甚至連中三元,他有這個實力,也有這個夢想,無奈沒有那么好的運氣,被結實的坑了一把,成了政治犧牲品,但他的這份心卻始終沒變,否則也不會受邀前往寧王府。他的內心是孤獨的、凄涼的、悲哀的,少年的美好人生理想與中年時期的郁郁不得志,好在他堅強應對,面對人生灰暗仍然前行,在詩詞、書法、繪畫等方面大有作為,在藝術創作上登峰造極,為后人所傳誦和贊揚。伯虎兄在希望中成長卻在失望中煎熬,真是可悲可嘆,雖藝術造詣頗高,但最終留給后人的也只有“江南風流才子”的人生名片了。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