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為什么總望著窗外?
因為我向往自由。
記得小時候,我們都過得特別開心,因為我們只需要上學然后放學回家就可以和小伙伴們一起玩了,跳皮筋,玩貼畫,打彈珠,這是屬于我們這個年代的回憶。
寒假在家,鄰居叔叔家小孩讀小學三年級,每天早上去老師家補課,下午在家寫作業,他爸爸坐在旁邊輔導。
我爸爸看到了,開玩笑的說道:“寫什么作業啊,你看哥哥他們都在玩游戲呢!快去和他們玩去。”
小孩子轉過頭用期待的眼神看了他爸爸一眼,他爸嚴肅的說道:“玩什么游戲,你看你期末考試語文才考了85分,再低一分就不是A了,還怎么進好高中。”
小孩子默默地低頭看著桌子上的作業,只是過了好久筆都沒有寫一個字,我想孩子此時內心應該是不愿意寫作業的吧。
突然覺得90后的我們的童年還是很快樂的,雖然小時候沒有平板也沒有手機,但是我們活得無憂無慮。
今年年初,在同學介紹下去給一個初二的孩子做教教,教英語,孩子姐姐說:“我弟弟英語基礎特別不好,不喜歡開口說英語,我希望他期末考試的時候成績能提高到80分,能考上一個高中。”
第一次去那個孩子家的時候,早上九點,那個男孩子穿著睡衣剛從房間里出來,他姐姐說,家教老師來了,你趕緊把課本拿出來,跟老師說說你有什么不懂的。
孩子面無表情,耷拉著拖鞋去房間里把書本拿出來放到客廳桌子上。
我微笑著看著他,問他道:“你為什么不喜歡英語啊?是不是不會做題?”他小聲的回答了一個“嗯”。
我繼續跟他說道,其實我以前也不喜歡英語,因為我英語成績也不好,但是后來做了英語課代表,覺得如果成績太差很丟人,所以就開始認真學英語了。
他聽完,還是面無表情,然后呆呆的望著英語書。
我說:“那我們來記單詞吧,想把英語學好,單詞很重要。”
翻開單詞表,我說我們按照音標來邊讀邊記,我發現孩子的英語寫的非常工整,我夸獎他道:“你的英語寫的特別好,比我現在的研究生同學都寫的好額。”
孩子默默地回答道:“可是我媽說我寫的不好。”
我聽完,竟一時不知道說什么了。只好繼續教他記單詞。
其實,在我看來,這個男孩子的基礎并不是很差,單詞基本都認識也能記住,教他做作業,很多題目做的都是對的,只是還沒達到120分的試卷考110的水平。
第一次講課兩個小時,到后面一個小時,我感覺孩子完全不想聽也不想做作業了,一直望著窗外或者坐著發呆,但是我還是硬著頭皮給他講完了。
最后,我說下課了。他立馬扔下筆就跑回房間了,作業也沒收。
說實話,第一次感覺很有挫敗感,因為不知道怎么去教他,不知道他喜歡怎樣的教學方式。
第二次去給他講課的時候,我試著給他講一講我們小時候的事情,給他聊一聊他喜歡的東西,比如說喜歡的電影、游戲,發現第二次講課他明顯沒那么排斥了,還笑著跟我聊天。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個男孩子笑了,開心的笑了。
現在的孩子,每天都生活在封閉的環境里面,偶爾出去也是小區里面或者商場去看電影,很少有像我們小時候那樣放養的,沒有家長管,更沒有像《請回答1988》里面那樣,到飯點,各家有什么好吃的都會分享的場景。
如果讓我再選一次,我還是選擇以前的童年,雖然沒有電影院,沒有平板和手機可以玩,也沒有那么多的玩具,但是我可以自由追逐窗外那片天空。
孩子,愿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愿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
愿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愿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愿你能追逐自由,如果沒有,愿你能在快樂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