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Brilliance_LL
很久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個等級表,很多人都點進去對照自己的情況作出評論。我也是一個好奇寶寶,自然禁不住標題的誘惑點進去看看了,當然,對照完之后發現我居然是最高級別,第十級。
在看之前,還是想對孤獨做一個解釋。復旦名師陳果老師曾說:孤獨跟寂寞不是一回事,就像alone跟lonely不是一回事是一樣的。孤獨是自沉世界的一種獨處,它是自沉體系的一種完整狀態。所以,你看孤獨的人他往往是自沉世界自沉體系,所以他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圓融”的高貴。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且不論這等級表是否科學,帶著娛樂精神去看)
國際孤獨十級等級表:
第一級:一個人去逛超市
第二級:一個人去快餐廳
第三級:一個人去咖啡廳
第四級:一個人去看電影
第五級:一個人吃火鍋
第六級:一個人去KTV
第七級:一個人去看海
第八級:一個人去游樂園
第九級:一個人搬家
第十級:一個人去做手術
第一等級的孤獨于我而言是享受生活,為什么呢?因為我是一個極其喜歡逛超市的人,所以,我享受一個人逛超市,當然有個人陪伴會更好。對于未來男朋友的一點期待就是可以牽著手陪著我逛超市,一起買生活用品、買菜、挑選吃的。現在的我,也會每個月都去逛超市,當然每次去超市都會買很多計劃之外的東西,比如:蔬菜、紅薯、面條、米粉、年糕、綠豆、銀耳那一類的。買回來之后就會在寢室開小灶,給自己煮早餐,煮面條作為午飯,還會煮點綠豆湯、銀耳蓮子紅棗湯給大家伙一起分享下,除此之外,還會用電飯煲煎蛋、煮湯或者炒個簡單的菜。但只有一個電飯煲,我的實力不能完全發揮出來,同時也不能把過多的時候浪費在煮食物上面,但,我仍然享受一個人逛超市菜市場的感受,充滿生活的氣息和樂趣。
第二、第三等級我覺得現在的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經歷過的,也是蠻正常的一件事,沒啥可多講的。
第四等級的孤獨我倒是想起一件有趣的事情。去年元旦的時候,支付寶出了全年賬單,網易云音樂也出了全年聽歌記錄,沒想到美團也出了類似的全年消費概況,我一點開就受到了暴擊,美團居然毫不客氣的給我了我一個“單身狗”的稱號,因為我全年多次在美團購買單張電影票去看電影。當時就在感嘆,原來我單身的這么明顯,可為啥就沒人追我呢?桑心...........
第五等級孤獨是一個人吃火鍋,這我倒沒做過,但是我一個人去吃過自助燒烤。應該也算是同類事件吧!
第六等級是一個人去KTV,這個我是真沒干過,因為五音不全,不敢進去唱歌,逼不得已去唱K,我也只是觀眾。但是,我可以一個人去打籃球發泄情緒,一個人去跑步發泄情緒,還有一個人去吃吃喝喝!
第七等級是一個人去看海,這個算是經歷過吧,不過看的是洱海,但洱海好像不是海。一個人獨自去別的城市,游玩已經成為我的習慣。一個人在云南窮游了20天,一個人走遍了江西各個市的景點和山,一個人去了很多城市,走走停停,可不覺孤獨。
第八級是一個人去游樂園,說實話,這么大好像還沒去游樂園玩過,去過一次水上樂園,還是暑假兼職公司年會表演小品拿到獎品免費參游的。但是一個人出去公園溜達,的確是一件蠻落寞的事情,因為我只會在落寞時一個人去晃蕩。
第九級是一個人搬家,可能我是比較女漢子型的,不要說一個人搬家,一個人在傍晚拖著所有的行李,在北京的街頭找房子、沒有任何退路的事情我都做過。那時候,想法很簡單,也極其有勇氣,就是想著找個房子住下,熬完實習的最后日子,有一個可以落腳的地方。每天早上吃一個蘋果喝一杯水,中午在單位食堂吃飯,晚上就是一個餅。慶幸的是,找到了一個臨時可以住一個月的房間,和二房東說明情況,沒有押金,雖然房間悶熱,在大馬路旁,每夜車鳴聲吵到睡不踏實,只因不想再這十幾天買一個風扇浪費幾十塊錢,炎熱到敷著濕毛巾在肚子上、手臂上降溫睡覺。可是隔壁隔斷間的小姐姐把她廚房的所有用具免費給我用,晚上終于可以煮上一碗西紅柿雞蛋面,當時覺得超級幸福。所以,一個人搬家,找房子,安定下來,真是一件幸福的事,而不是孤獨的事。
第十級是一個人去手術。這件事,我居然也做過。現在回想起來,不覺得孤獨,倒因為其中的一些小插曲覺得那是一次有趣的體驗。手術是一個很簡單的門診手術,切除眼瞼內的囊腫,因校醫院治療效果不佳的麥粒腫進化成的囊腫。校醫院醫生建議我去當地三甲醫院看。于是,我一個人在周四的早上搭乘2趟公交耗時一小時二十分鐘來到醫院,九點不到進行掛號,不知道掛號卡里的錢是不能刷的,我居然存了50進去,當時沒零錢,所以現在門診卡里還有40多塊錢沒退出來,只怪自己沒經驗啊。掛號專家號后我就找到相應科室進行等待,輪到我的時候已經接近十一點半,當時心里很著急,擔心上午就診時間到,我得第二天來,還好輪到我了。專家簡單果決的說今天是醫院手術日,你下午把手術做了吧,需要做手術切除。當時我就一臉懵逼,立馬安靜下來,去繳費,還好帶了卡,可以刷。繳費結束后,去附近找了個小店吃飯,吃完以后來醫院綜合大樓眼科住院部等待手術,2點左右醫生準時上班。護士將下午需要做手術的帶到等候室簽手術同意書等。當時還有一個初中男孩也在等待,有2位家長陪伴。醫生誤以為其中一個是我家長,在沒確認我的手術同意書就給我滴了麻藥。滴完以后發現監護人那里沒有簽字,一問才知道我是一個人來的,說不能手術。于是我帶著哭腔對年輕男醫生說:我父母在外打工,我在這里讀大學,實在沒辦法,我自己可以承擔風險,而且手術很簡單,沒事的。醫生說那我下刀就輕一點,傷口淺,避免大出血和縫線,避免線磨到眼球這種情況,但是手術效果不佳,可能會復發。在我同意之后,終于答應手術。
在手術室等待的時候真的有點慌張,畢竟沒有進過手術室。躺下之后更是緊張害怕,可以看見手術刀在我眼睛里游走,關鍵時刻,實習醫拿錯了一把刀,主刀醫生下意識說不是這把,立馬反應過來怕我擔心說了句這把也行。我他媽當時就想起來罵人了,可惜已經躺下,不敢亂動。
我也不知道多久,終于結束了,果然沒有縫針,只是變成了獨眼俠。為了省錢,再次坐公交回去,單眼視力真是差,轉車站坐過了一站,需要返回一站,可是不認路,問交警帥哥,結果人家是第一天來這里執勤不認識路,默默問路人才知道路。返回學校,一路回頭率相當高。
那一次,回頭看看真是一次精彩的體驗。一個人去手術,也不曾覺得孤單,但在醫院的那一天經歷,讓我恐慌自己不夠堅強,讓我擔心自己照顧不好父母。如果父母老了,要去醫院了,好恐懼自己還沒長大,擔心自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能好好的照顧好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