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真實發生在一位朋友身上的故事,一開始,這位朋友接受不了和妻子離婚,還要獨自帶兩個孩子,漸漸地,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他發現是那么有趣,累積點點滴滴的幸福中,他希望我來做文,以此來呼喚幸福寶爸們帶孩子的興趣和熱情。
下面是這位全職“媽媽”與我講述的育兒經:
01
我和老婆在深圳打工時相遇,那時候兩個人在同一家工廠上班,同事間一來二去,很快就墜入愛河,順利就在一起,一年后,很幸運地有了我們愛的結晶——我們的女兒,4年后有了我們可愛的兒子,家庭圓滿,這也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然而好景不長,我在深圳打工,她在家獨自帶孩子,做起全職媽媽,教育兒女的責任和生活的瑣事都落在了妻子身上,我每個月都會寄錢回家,妻子常常抱怨孩子不好帶,一個人在家很艱難,生活的瑣事,一開始我是安慰和心疼,后來兩個人都疲倦了,無暇顧及彼此的感受,漸漸地感情淡了,后來就離婚了。妻子離開了9歲的女兒和5歲的兒子,兩個小孩子,我瞬間沒有了主張,感覺天塌下來了一般,看著兩個孩子那么可愛,我下定決心要好好帶兩個孩子,當爹當媽我認了。
02
我獨自帶兩個孩子來到深圳,在這里,我租了一個一室一廳的廠區房,安排兩個孩子在我上班的工廠附近學校上學,女兒上小學3年級,兒子上幼兒園中班,都寄宿在學校,我白天在工廠上班,晚上在女兒的小學當保安,就這樣我做起了全職“媽媽”!
03
隨著他們一天一天地長大,雖然辛苦,但在孩子的笑聲中,我倍感幸福,這時,在休息的日子里我開始總結自己當全職“媽媽”的育兒經驗。
經濟準備
我剛來深圳,依靠親戚和朋友們的幫忙,先是安排孩子在我上班的工廠附近上學,然后靜下心來在工廠上班攢足資金供兩個孩子上學,做一份保安兼職,后來又做了一份送外賣的兼職,說做就做,我開始了艱辛的“開源節流”過程。每個月將30%的收入,存入“寶貝兒小金庫”中。不夠錢用是肯定的,那怎么辦?我就縮衣節食唄。
在過程中,我們還收獲了一份意外驚喜——由于工作特別賣力,我被升值加薪了。這可大大減輕了我的經濟壓力。就這樣堅持了兩年,我攢夠了孩子頭三年的基本養育成本。
調整心態
回歸家庭做全職“媽媽”一開始真的會非常地不習慣。
瑣碎的事情太多,孩子又不按常理出牌地搗亂,要做的事情好像永遠都做不完,更別說偷空自娛或者充電一下。
心情不由自主地低落著,脾氣也不可壓抑地上升著,慢慢地便成了蓬頭亂發、焦頭爛額、與社會和享受脫節的名副其實的家庭“主婦”了。
在又一次經歷了情緒崩潰之后,我躺在床上,默默回想,我到底是為了什么要做全職“媽媽”?不是為了被瑣碎的事情弄得心煩氣燥,更不是要給孩子氣得雞飛狗跳的,而是為了全身心地陪伴、養育孩子啊。
想透徹了之后,我開始為了追求快樂幸福的狀態而調整生活節奏。
買菜
剛開始做全職“媽媽”的時候,總被一日三餐折騰得不得了。要是遇上下雨天,一個人帶著寶貝們去市場,又要撐傘又要看好孩子,還要和菜販討價還價,心情可想而知。
后來,參考了網上其他媽媽的經驗,我學會了批量采購的方法。
周末有空的時候,就是我們一家三口“采購樂”時間了。我負責采購一周的基本食材,回到家后,再將所有食材全部處理好,用保鮮袋裝好,整齊有序地放在冰箱中。
到了工作日,只要把喜歡的食材解凍,就可以直接烹煮了。即使想再去市場補充點什么,花的時間也大大縮減,那就有更多時間愉快地陪孩子了。
吃飯
很多全職媽媽,生怕給家人套上“照顧孩子也做不好”的罪名,于是將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結果自己卻累得不行。但是,孩子都是在體驗和探索中學習的! 例如吃飯,我在家從不會追著孩子來催促。我不介意女兒和兒子通過什么方式吃、能吃多少,一家三口愉快進餐更重要。
學習
教孩子規劃學習任務。比如,假期時,應該讓孩子自己把所有的學習任務計劃一下,每天做多少,其中再留出一些有其他活動的時間,能保證按時做完。再比如,我女兒三年級語文留了兩個時間靈活的任務:寫日記和積累好詞好句。老師說每周檢查一次,每周要求寫兩次。那么,她需要計劃好,大致在哪天寫。我相信,這是一種需要養成的習慣。家長們常說,孩子做喜歡的事情,自然就專注了。那是原生態的狀態,我在此基礎上,還要培養的是,做一般喜歡的事情、必做的事情,也能專注、投入。
結語
如今女兒12歲了,兒子8歲了,回顧三年來在家當全職“媽媽”的時光,真的感悟良多——有痛、有累、有抱怨、也有過退縮,但更多的卻是幸福和感恩。
感恩孩子,如果不是因為要迎接他的到來,我不會知道,原來真的可以提前儲存好當全職“
媽媽”三年期間的開支;我也不會知道,原來真的可以調整自己,兼顧照顧孩子的同時,也為回歸職場做準備。
孩子,謝謝你給“媽媽”一段寶貴的成長記憶,讓我懂得,其實,男人也可以做好全職“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