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感到痛苦卻依舊保持微笑。
有的人,保持微笑卻依舊感到痛苦。
1
活著累,死亡才是解脫
走飯,2012年3月17凌晨上吊自殺。
“走飯”的一輩子很短,很短,大部分時間都被抑郁占據。
你覺得自己還可以一直看著她在微博的小世界不斷調侃社會的時候,她早已決定在陰霾中度過余生,不言不語不哭不笑。
走飯說:
小學的時候我媽的要求是90分以上
初中的時候我媽的要求是70分以上
高中的時候我媽的要求是及格就好
現在,我媽的要求是活著
無數次不眠的夜,內心悲痛,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媽媽,我預見自己注定再也走不出自己的情緒,但媽媽卻也要和我一起痛苦,我們總是打著電話便雙雙成了淚人兒。
“活著”是個再簡單不過的要求,突然變成了一種奢望,一種乞求,直至離開的那天,媽媽還拼命的鼓勵這個勇敢的孩子活下去。
2017年了,盡管距離她活著的日子已經過去5年那么久,再看那些用力吐槽生活的文字,冰涼的依舊可以凝結空氣。
2012.2.20
世界上最殘忍的事情就是為了早起而早睡
2012.2.17
圖文視頻直播葬禮什么的現在怎么覺得這么怪,好像全世界在“看你死”
你覺得生活條件好了,就應該感覺到人生的幸福
你覺得哪有什么抑郁癥,不過是矯情的人一時鬧的小情緒
但你不知道,“走飯”的微博有25萬個孤獨的生命
這25萬個孤獨的靈魂在這里集結著相互鼓勵,尋找生的曙光
我不能理解她走向死亡時的毫不畏懼,就像你我覺得日子過得快樂唯有她一人未覺
記得有個輕度抑郁的朋友曾經說,有時候我莫名的難過,睜著眼睛木訥的對著白墻,看到的世界全是黑白色,我仿佛可以感覺血液在一瞬間凝固,連呼吸都能讓我痛苦的哭出聲來。每天醒來就想著今天要怎么才能熬過去,熬過去了又有無數的今天,我不知道要怎么辦。
所有的抑郁都有源頭,不是抑郁打敗一個人,而是那個令人害怕的源頭,朋友說,有時候我真想殺死那個不停折磨我的人,可是我接受的教育教導我不能做一個殺人犯,我只剩下殺死我自己。
她說的話,讓我一下子不知所措
每個陌生的微笑,在他們看來可能都是恥笑,恥笑他們的懦弱,恥笑他們的夸張。
他們或許久不治愈可自愈。
2
還未來得及生如夏花之絢爛
我一直覺得只有在心中模擬過無數次死亡,才能夠有勇氣走上死亡這條路。
只有已經習慣了疼痛,才會在痛苦來臨時顯得無知無覺。
只有早早準備好釋然一切,才可以離開的毫無眷念。
朋友說,是啊!這些東西已經在她的腦海里呈現了無數次,她看到任何畫面,都能聯想接下來怎樣才能離死亡更近一些。
走在路上幻想被廣告牌砸中,開著車幻想沖出大橋,吃著早餐幻想下一秒被噎得無法呼吸。
有很長一段時間她就一直生活在幻想死亡又痛苦的活著中糾結,遺書寫了一封又一封。
藍鯨游戲會流行,定不是單純的因為孩子們追逐一種未知的好奇和一段很酷的經歷,而是證實了一種心理疾病正在青少年當中肆虐。就算這場殘忍的游戲沒有來,每年不堪心理壓力跳樓的孩子只增不減。而這場自我殺戮的游戲,只是讓萌生想法的這群人,走上了一條捷徑。
組織者發布的每一條可怕指令,都是讓參與者為死亡隨時做好心理準備。下一條指令只會比上一條更難,更讓人作嘔,可當你逐一完成,那么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則會在一次又一次的忍耐中變得強大,強大到足以接受下一次艱難的考驗。
當無論心理還是身體上都做好了完全的準備,便可以坦然面對死亡。
130個青年被訓練成魔,了結了自己如煙花般短暫的生命。
厭世而孤獨的種子破土而出,一次次的訓練像陽光和雨水一樣滋養著種子茁壯成長。最終對生的渴望沒能強大到可以抵抗這已經將他們侵蝕的心魔。
不知道如何才能澆滅這可怕的赴黃泉的念想,只能小心翼翼,再小心翼翼一些。
3
社會病了,人也病了
在中國,每100個人當中至少有13個人存有心理問題,這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也不過1%,抑郁癥更是暴增120倍之多。
2015.4.10 天津師范大學學生 因“大三陽”被特殊對待自殺
2015.4.21 楊又穎 不堪網絡語言暴力自殺
2016.1.6 杭州一小學生因遭受老師體罰上吊自殺
2016.9.16 喬任梁 受網絡語言暴力自殺
2016.10.24 濟南一中學生迫于學業壓力自殺
2017.4.8 廣東肇慶兩名初二女生相約自殺
2017.4.21 廈門華夏學院大二學生,陷“裸條貸”自殺
... ?...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了幾十年,人們反而活的越來越原始,所有的傷害都讓本就高度緊張、脆弱的精神在好似槍林彈雨的各種暴力中裸奔。
社會變了,人也變了。
飯先生 說
該死的是壓力、該死的是暴力
這群從不畏懼死亡的人
卻唯獨害怕活著需要承受這些無法承受的苦難
你可能就是他在瀕臨死亡時看到的生命之光
關于飯先生
【飯先生說】有生之年,有幸相遇。
一個90后的微信公眾號,屬于我們的觀點和態度。
你們的評論是飯先生持續創作和瘋癲的原動力
轉發分享 | 推薦點贊 | 讓更多人了解9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