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百何出軌新聞,并沒有妨礙一部正劇的刷屏,這在前幾年幾乎是不可能的。
從韓劇泛濫到《人民的名義》熱播,從花邊綜藝大行其道到《朗讀者》、《詩詞大會》等清流綜藝備受推崇。不可否認,我們的社會文化氛圍和過去大不一樣了。
就拿地鐵上的“低頭族”來說,現在他們的手里可不是都拿著手機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讀起了紙質書。
可能你會說,我在地鐵上也看電子書啊,紙質書只是為了顯得逼格高罷了!
其實還真不是,電子書的問題在于下面這三個,你不知道的“硬傷”。
01
電子書正在讓你變笨。
科學研究表明,長期對著電子屏幕會消耗你的腦力,增加認知負荷,這種長期的壓力會影響人的正常思考能力。
小綠上學的時候是班上有名的學霸,也是個蛀書蟲,紅樓夢讀了四遍。
那天我問他,你現在還看紙質書嗎?他說,說明書算么?他說不知道為什么,現在看到四行以上的段落就會覺得煩。
其實,數字閱讀會讓人形成F形曲線的閱讀習慣,久而久之,會喪失持久閱讀的能力。
02
電子書讓你難以集中精神
“讀書不苦,不讀書才苦。”有多少人是聽著這句話長大的。
但我覺得讀書就是很苦啊,相比起來,玩兒手機有意思多了。
如果看電子書的時候有人來了微信,你八成會點開。
前幾天有個朋友跟我說她被《朗讀者》圈粉了,決定做一個董卿一樣知性的女子!
于是,她買了二百多塊錢的名著,還是電子書。
哈哈哈哈之后,我問她進展如何。
果然,她一本都沒讀完。
成也便捷,敗也便捷。一個小小的手機,可以裝下幾百本書。
這本書看幾眼煩了,可以迅速切換到下一本。
到最后,哪本都讀了,哪本都沒能看完。看似快速高效的電子時代,讓我們很難專注的做好一件事,實際上是增加了時間成本。
03
電子書給不了你讀書的幸福感
在下載時代,隨手一次重做系統就足以弄丟所有的信息。
更別提封皮上的簽字,書上的折痕,標記的重點,隨手寫下的感悟……這些紙質書特有的閱讀樂趣。
“我就是喜歡紙質書的那種油墨香?!?/p>
這種常見的網友句式可能有點兒夸張了,至少我沒有聞見過什么油墨香。
但是當你意外買到了簽名本、得到了精美封面的書,集齊了一整套系列書的時候,那種成就感是電子書無法替代的。
而讀書的幸福感,除了書中的故事,也取決于這些意想不到的小驚喜。
04
不要放棄任何讀紙質書的機會
曾有人在微博上轉載了一段倫敦市長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的話:
“互聯網充斥著色情與廢話,我們需要在書報亭里看到智慧,我們需要在地鐵里拿著報紙沉思。”
一位網友問:“地鐵里拿著iPad或kindle沉思可以嗎?”
博主回復道:“我想要的生活,就是一棵枝干粗壯的大樹,濃蔭如蓋,周圍也是一片青枝綠葉。我就躺在這大樹下讀Kindle,讀著讀著就睡著了。然后夢見一棵枝干粗壯的大樹,濃蔭如蓋,周圍也是一片青枝綠葉。我就躺在這大樹下讀Kindle,讀著讀著就睡著了。然后夢見一棵枝干粗壯的大樹,濃蔭如蓋……”
雖說這是一個調侃電子書的段子,雖說紙質書還沒有被電子產品所取代。
但科技改變生活的趨勢已經勢不可擋,說不定哪天承載著我們記憶的紙質書就會消亡。
所以,為了情懷也為了保護紙質書。我們現在有一個閱讀紙質書的機會。
當當網聯合VIVA暢讀新媒體共同舉辦
“世界讀書日·用閱讀丈量世界”主題活動
活動中用戶可以通過輸入3本書,選擇自己的個性標簽,以及花名,最終形成自己的“讀書清單”
分享到各大社交平臺,引好友來“點贊”
最終根據人氣值的排名,會選出前400名用戶獎勵50元“讀書基金”。活動時間4月18日-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