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滂沱了一夜。晨起,窗外到處濕漉漉,小雨還在天空盤旋。綠意盎然的樹葉經過雨水一夜的洗刷,清新碧綠了許多。
小女言言夜里突然發起高燒,睡眼惺忪中起身給她溫水擦身降溫、喂水喂退燒藥、哄睡,伴著窗外淅瀝的雨聲半夜未眠。
早餐后,撐著傘抱著言言去了社區醫院,醫生診斷說是皰疹性咽峽炎引起的發燒,口腔內有潰爛的小皰疹。
拿了藥抱著她往家走,在樓梯大門口遇到了樓上的鄰居,奶奶拉著小孫子的手站在門口望著還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的雨。
小孫子還不到兩歲,一手被奶奶拉著,一手往外伸著,小嘴不停的嘟囔著一個字:“走……走……”。
奶奶一手拉住小孫子,一手握著把雨傘,耐心的給小孫子解釋:“你看外面在下雨呢!出去了也玩不了,我們回家玩好不好?”
小孫子哪管這些,仍一個勁的嘟囔:“走……走……”,聲音里已明顯帶著哭腔,傾斜的小小身子直往外去。
我邊收雨傘邊與祖孫倆打招呼:“下雨天也要出去玩呀!”
奶奶笑著回我:“可不是,在家多呆一會都不行,非吵著出去玩,你說這下雨天怎么好玩?”奶奶語氣里透著無奈。
一時想起自家的孩子也是如此,每每在家呆的時間稍久點,還不會說話表達自己想法的小人兒就會開始出現煩躁不安、又哭又鬧的情形,還一個勁的往門口走。
這種時候只要帶出家門,往外面一放,立馬就能歡天喜地、生龍活虎起來。
孩子天性就喜歡在人多地廣的場所自由活動,還有同齡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打鬧,的確比家里好玩有趣許多。
而下雨天止住了孩子們往外走的腳步。
不禁想起自己小時候的下雨天,可不像現如今城市里的下雨天這般單調無味,無處可去、無事可做。
在我們小時候,下雨天放紙船是我們的一大樂事。
一到下雨天,家門口的小渠小溝就灌滿了水,像一條條平坦的小河流。我們撐著傘,拿上自己折的小紙船,往溝邊一蹲,就開始放紙船比賽了。
那時農村的家庭孩子都不少,每家至少都有兩個或者更多,而且孩子間年齡相差不大,所以就算下雨天不方便找別的小伙伴玩,也有自家的兄弟姐妹陪著一起玩。
小紙船在我們的雨傘下四平八穩的慢慢漂移著,就像在平靜的海面上行駛的輪船。沒有耐心的我們總嫌紙船移動得太慢,忍不住伸出手指推推小紙船或者劃動一下水,以助它們一臂之力。
我們一邊給自己的小紙船加油,一邊七嘴八舌的說著話,讓單調的下雨天因為我們和這些紙船而充滿樂趣。
當小紙船一不小心漂移出了我們的傘下,沒有了雨傘為它們遮風擋雨,它們很快就會翻掉。因為從屋檐上跌落下來的雨水就像一根根有力的水柱,立馬就能把輕飄飄的紙船打翻打沉。
所以,這樣的比賽總也分不出勝負。但我們也不在乎結果,因為我們已經享受到了過程的樂趣。
衣服弄濕了也不要緊,正好給炎熱的夏天降降溫。不過可不能給母親瞧見了,不然又得經受一頓叨嘮。
屋外泥地里被雨水濺起來密密麻麻的小水花在我們的眼里也頗有趣。從天而降的雨水在接觸地面時瞬間形成的一朵朵或黑色或透明的小水花,如曇花一現,剛開出來又立馬消失了,連我們正要踩上去的小腳丫都等不急。
玩盡興了才帶著一身的泥水回家去,忙碌的母親這個時候可能還在菜園里伺候她的那些菜,我們也就逃過了一劫。如果身上實在太濕,就自己找來干凈的衣服換上,把濕衣服往盆里一丟,母親回來看我們換了衣服,就知道我們又玩水去了。她也不惱,看到我們依然生龍活虎的在玩耍打鬧,這事就這么過去了。
而現如今的孩子們恐怕是無法享受雨天的這種樂趣了,大人們都擔心雨水淤泥臟了孩子的身子,也擔心孩子淋雨感冒生病。所以在大人們看來,雨天最好的方式就是呆在家里。
真懷念小時候的下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