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知識不等于擁有智慧。
我看了一篇知乎有關這個題目的文章,反省自己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求學生涯,自己是否一直在投機取巧,而沒有沉下心來仔細思考過人生。
是的,周圍的人們從家人到老師甚至是朋友,可能告訴你知識的重要性,可能和你一起學習知識,但是甚少有人跟你談起智慧。
知識被推上了很高的位置,因為出校園找工作需要有知識,因為學校里面的考試考的是書本上的知識。智慧已經被冷落了,哪怕它才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因素。
以前沒讀過書沒知識的人被稱作文盲,但是有一些老百姓卻依然能夠幸福地生活,從他們的臉上看不到缺乏知識而帶來的尷尬,卻能看到一顆有智慧的頭腦在勞動。
恐怕文盲被逐漸掃除的今后,取而代之的會是普遍的智盲。
智慧相比知識,它是真正在我們落魄時給我們信心,在我們不知所措時引導我們走向幸福,在我們面對人生重要的選擇時讓我們理性地思考,從而做出相對正確的選擇。
沒錯,智慧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如何進行選擇。你會進行怎樣的選擇幾乎是由你擁有怎樣的智慧決定的。人生是由一次次的選擇組成的,做出選擇的人只能是我們自己,而別人只能給我們建議,這就表示我們能依賴的只有我們的智慧。從小到選擇一餐吃什么,大到大學專業的選擇都需要我們有智慧。吃錯東西會拉肚子,選錯專業則使大學四年郁悶難挨。
回顧自己的學習生涯,成績還算不錯,雖然沒考上985高校,也考上了省內排名第二的211大學??墒堑浆F在我覺得有點懷疑甚至想推翻這場活動了。每次進入教室,老師會談很多和知識相關的東西,少有一些則會分享人生經驗智慧??墒侨裘考艺衅竼挝徽械氖怯兄腔塾袆撛炝Φ膶W生,那我們該怎么辦?
也許經過學校的教育,我們會做很多題,會看懂書上的定理公式。會認識很多英語單詞,會背誦古詩文言文。甚至可以說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曉古今。
可是人生并不只是這些,還有人與人之間相處之道,老天常常會考驗一個人適應環境的能力,甚至還有抗壓能力,絕地反擊的能力。到時候似乎我們的知識并不能直接派上用場。
那么什么才是智慧,怎樣才能做到有智慧呢?
可能就是不斷犯錯吧,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還有就是不斷問為什么,虛心向別人請教。牛頓說的好,要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最后,希望每個人犯的錯都能使自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