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重量

杜甫有個詩句——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 ? ? ?文字究竟有著怎樣的力量?

? ? ? ?魯迅曾經棄醫從文,試圖用文字的力量來喚醒中國人麻痹的神經。在民國年間,出現一批憤青,他們試圖沖破封建枷鎖,開拓一個新的世界局面,他們用文字去召喚新生力量,用文字去喚醒迂腐神經,進而再用文字去支持改革創新。文字,在一定程度上,有著很厚實的力量,及帶著一種溫度。

? ? ? ?我從小喜歡文字,寫一些抒情散文,開始只是練筆,隨著學習的增長,后來是不經意地堆砌文字,再到后來經歷生活磨礪萬千后,于是學著斟酌文字,這期間,心理是發生著如此巨大的變化。它是一種力量,與其說文字是一種賞心的東西,不如說文字是一種治愈心靈的良藥。

? ? ? ? ?對于文字的品鑒,清朝的王國維先生是代表人物。因為他是受了當時西洋文化的影響,美學觀念也發生了些許變化,對于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他就像對待上品好茶那般,細細斟酌,品出千般滋味,嗅出人間冷暖。我喜歡閱讀他那部經典著作《人間詞話》,他提出很多高深的觀點,比如,有境格自高、有神不在貌,詩詞貴自然,氣象乃詩品等,文字于人、與景之間的關系,文字正如一面鏡子,時刻反映著當下寫作的心境。如今很多人寫文字的人,追求著一種“純粹”,就是堅持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活!生于濁世,不具備玲瓏的心,又怎能抵擋當今社會的紙醉金迷呢?

? ? ? ? ? 文字是一種歷練,文字背后夾帶著深沉的情感沖擊,多少人世的滄桑在文字間啼鳴,多少警示金言在語錄里沉淀,三國演義的片頭曲《臨江仙》,其中幾句———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文字讓人深刻體會到人生的意義,從爭奪繁花之巔,到落葉歸根,只不過是一場生命輪回,不必將得失看得太重。

? ? ? ? 文字的更高境界,便是詩詞。用凝練簡潔的文字組合表達更高深的境界。說起詩句,李白那般豪爽,具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自信,與在坎坷落魄之時仍能“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超然物外的蘇軾,我們感受到詩詞的力量,文字的力量,在人生失意時,不妨讀幾句勵志的詩歌,請相信,它會是一種正能量,鼓舞你前行。事能知足自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為何東坡能以豁達處事?他具備天生的調度能力,進而 有入世的責任心,退而有出世樂游園的逍遙心。《莊子》的審美哲學里,講到更多的萬事萬物都可以審美,生與死只是一個階段而已,平等對待之。東坡詞,有境自成高格,讀之,有酣暢淋漓之感。熏陶圣人品質,斷絕自身缺點。人,不在前進中修行,必將在后退中荒蕪。

? ? ? ? 文字,已經成為了我們前進的力量,在煙波浩渺的文字海洋里,我們蕩起雙槳,讓文字帶給我們美好的審美享受和精神犒賞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