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月前,他印了一張“轉讓”的告示,貼在玻璃窗側。
三個月,他在網絡上開始低價賣書。
一個月前,他對我說他要離開這個城市了,這個城市裝不下他的書店夢想。
今天,他身無分文的走了,帶走他的書和曾經信誓旦旦現在支離破碎的夢。
這是一個人,也是千千萬萬個書店老板前仆后繼走上的絕路。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已經記不得這些年,有多少個書店消失了,消失在我所熟知的視野里。
小時候,我常常去書店。
門口專注于收購二手書的老書店,街邊的書報亭,初中時候賣教輔雜志的新華書店,有著很多書架的文軒書城,以及很多很多我記不得名字卻在慢慢消失的各種書店。
城市,消亡最快的除了人口,大抵就是書店了吧。
去前年,在北京陸陸續續拆除了許多書報亭。
整個城市,瞬間少了太多可以看書讀報的地兒。雖然會去看書讀報的人本就是微乎其微,每天都在變少。
后來,我又看了一個又一個報道,說傳統書店的消亡成了一種必然:
書店如果不依靠附加服務,諸如coffee或者飲料,根本難以維系正常的開支。
有人默許這種轉型,有無數人反對。
反對之人,說書店就是書店,傳統書店就應該只有書,就應該只是一個單純看書的場所。他們理所應當地認為書店是一個和圖書館一樣的公益組織,忽視了他們也是一群需要掙錢養家的正常人。
可是啊,看書的人越來越少,買書的更愿意在當當、亞馬遜采購,那么便宜,那么有折扣。晚幾天對于不那么急的需求,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書店漸漸成了一種擺設,單純依靠書店來完成營收簡直難于上青天。
蘇州誠品書店就成了一個綜合型圖書購物中心。然而,我寧愿花上一段時間去誠品書店去漫游書海。
但從閱讀上來看,現在進入到了典型的互聯網和淺閱讀時代,市面上最多的不是長篇小說和歷史哲學類文學著作,而是一本本封面可愛俏皮的軟文集。
里面全是一個又一個短故事,大寫著心靈雞湯:如何追求愛情、我想要長久不衰的友情、家庭又該如何維系……
千篇一律,只是不同行文者用自己的視角和文筆去論證闡釋,然后附以一個有一個我的故事、我朋友的故事。
這算是悲哀么?我不敢說。
尤其是公眾號0門檻泛濫之后,文學變得嬌柔起來,文字變得滿大街信手拈來。只要你能寫得出來,有一定粉絲基礎,那么你在短短幾個月出一本書會變得異常容易。
會有出版社找你,會有大V要和你合作,會有文學團隊包裝你、簽約你。
這些是好啊,可是對于無數個累積出來的個人而言,對社會就是一種荼毒了。
寫作者灌雞湯,讀者喝雞湯,雞湯比任何都有營養。
于是,理所應當地相信了友情和愛情和親情的種種。
那么書店呢?
當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簡書等來完成閱讀,通過旅游、咖啡廳完成文藝青年的純粹裝逼,那么書店的意義又有多少呢?
更何況,大多數人從事無用功的時間太多了,他們能放在讀書,乃至于書店的時間都少得可憐。
他們的生活,除了偶爾不經意停留書店,點上一杯拿鐵和甜點,恐怕再與之無任何關聯了。
去年我在手帳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城市大了,經濟好了,我們富了,但讀不進書了,等不了人了,愛少了,心也空了。
如今,我們也在和書店道一聲漸行漸遠了。
就好像從某一天開始,我們的人生再放不下一本書細細品味,再也不會常駐一家書店了。
這些年來,目睹了太多傳統書店的消亡。昨天興起,明日衰謝。如同曇花一現,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塵歸塵,土歸土了。
當你有一天路過的時候,發現曾經的書店已經變成了一家甜品店。你當年沒有買下的那本絕版書,逛遍了所有網絡店鋪也沒有覓到蹤跡。
我們在筆記本上曾經一定寫過追求“詩和遠方”,可是呀,我們大多數人既沒有讀遍萬卷書,也沒有走遍萬里路。
我們長得五大三粗,卻只是單方面地輸出和0輸入。
離開了書店和書的我們,成了沒有了精神養料的花朵,沒有了精神慰藉的靈魂,和沒有了精神世界的一個個我。
香消玉殞、行尸走肉、一敗涂地。
以前我們看書會哭會感同身受,現在我們看書正如我翻開那歷史厚重的城墻會哭一味同嚼蠟面部表情。若干年以后,我想再也沒有了那種看著書間跳動的字符會流淚的悸動了吧。
結尾,我想做這樣的一件事情,把這些書店推薦給你們,無論你們在哪里,總能夠覓得一個去處。
一座城市,一盞燈,總有一個書店會容納你渴求的眼神和寂寞的靈魂。
你再哭再累再痛,也能找到慰藉。
1、不打烊的24小時書店:
北京:三聯韜奮書店(中國北京市東城區美術館東街22號)
博書屋(德勝門外大街87號德勝國際E座)
上海:大眾書局(黃浦區福州路579號)
博庫漫書咖城市生活館(徐匯區宜山路515號)
廣州:1200Bookshop(廣州天河體育東路27號)
深圳:中心書城24小時書吧(深圳市福田區福中一路2014號)
杭州:悅覽樹(上城區解放路225-227號新華書店1樓)
鄭州:書是生活書店(天明路宋寨南街交叉口向東300米路南)
青島:明閱島(香港中路67號)
沈陽:歌德書店
西安:萬邦圖書城夜書房
重慶:購書中心大坪店
成都:軒客會·格調書店
武漢:卓爾書店、九丘書館
長沙:德思勤24小時書店
南京:不紙書店
蘇州:自在復合書店
合肥:新華書店三孝口店
廈門:蕓臺書舍
韶關:四閱書店
貴陽:新華品讀24h Jeesee Coffee
2、格調獨特的品質書店:
先鋒書店(江蘇南京)
地址:廣州路173號五臺山體育館地下車庫
不在書店(福建廈門)
地址:思明區華新路13號花園別墅
成都方所(四川成都)
地址:成都市遠洋太古里負一層
三聯海邊公益圖書館(河北秦皇島)
地址:河北省北戴河新區國際滑沙中心北
老書蟲(北京)
地址:朝陽區南三里屯路4號樓
花家地單向空間(北京)
地址:朝陽區中環南路社科院尚8文創園d座
良友書坊(山東青島)
地址:市南區安徽路5號
鐘書閣(上海)
地址:松江區三新北路泰晤士小鎮930號
德芭與彩虹書店(湖北武漢)
地址:江岸區蘆溝橋路武漢天地3期8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