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編者按
7月28日,“建國三部曲”系列(另外兩部為《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的第三部《建軍大業》上映,該影片主要以1927年南昌起義這一重要歷史事件進行展開 ,描寫中國軍隊偉大的建軍篇章,展現了人民軍隊的光輝歷程。
影片一經上映,便在網絡上引起了巨大反響,大家對于該電影的看法也是褒貶不一。但炒的最熱的大概是由歐豪飾演的葉挺一角了,網絡熱議則是緣起葉挺將軍的孫子、導演葉大鷹接連炮轟的微博:
而對于此事,本片導演劉偉強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回應了此事,他表示不認識葉大鷹,"對于電影的質量我們問心無愧"。在7月25日進行的媒體采訪會上,劉偉強透露,為了更全面地了解歷史背景,在開機兩年前就查閱很多資料,并咨詢很多專家。為了還原1927年革命先輩的年輕狀態,劉偉強堅持找年輕的團隊來演,"青春是演不出來的,雖然在某些人看來很冒險,但現在看效果很好。
前兩天看了一部毀譽參半電影,讓我記住了兩個名字,一個上世紀的葉挺,一個新生代演員歐豪,原是毫無相關的兩人,因為一部電影連接了兩個時代。在看之前,我對這兩個人沒什么深刻印象,看了就覺得葉挺很帥,于是百度了一下演員,然后看到的就幾乎是滿屏的謾罵,說小鮮肉沒演技了。
絕大多數的人覺得這個葉挺不像一個將軍,更像是個兵痞,尤其以在南昌暴動中一場指揮戰斗的戲為例。有人說這一段戲歐豪在耍帥,一場攸關生死的戰斗,主將卻在跳舞。有人說歐豪沒有演出葉挺將軍那種意氣風發的感覺,還有人說電影播出后,葉挺將軍的后人還是頗有微詞的。許多人對這部影片的評價褒貶不一,說每個角色都只能算差強人意,唯有對于葉挺一角,多是持不喜的態度。
我看出的東西卻與這些不同,在我眼里,歐豪飾演的是一個年輕的軍官,是一個戰得多敗的少的鐵軍將領,是一個理應如此驕傲,如此放肆的戰神一般的人物。這一場戲讓我感覺到,葉挺就應該是這樣子的,享受戰斗的,為戰而生的,與生俱來的軍人。
其實在這類題材的電影中,沒有一個角色的扮演是沒有問題的,只能說都還是有所不足的,無論是老戲骨還是小鮮肉,都不能完美的演繹出現今人們心目中的革命先輩們的樣子,因為每一個人對那個年代的認知不同,理解不同,最后得出的結果也必然不同。
我們總是爭吵著演員太年輕,空有顏值,沒有演技,沒經歷過時間的沉淀,就算用了心去演也還是出戲。可就因為他們年輕,所以他們演的是革命先輩們年輕時的樣子啊。我們都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誰也不知道那時候的年輕人們該是怎樣的,又怎能憑借著自己的一廂情愿而將別人全盤否定呢?
每一個人對角色的理解不同,表現出來的自然就不同,演員們演出來的只是他們自己對那個人物的理解,而不是所有人對那個角色的理解。你可以保有你自己的理解,但不能以一句沒演技直接否定這個演員的所有努力,既然都是好看的人,何不多一點寬容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鄧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