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節約時間可以根據目錄有取舍的閱讀本文。
注:該文于2019年4月第一次修改,更新了工具軟件下載鏈接以及出錯處理等
目錄:
第一部分:量產及失敗處理。
- 1、檢測U盤主控型號
- 2、量產配置
- 3、量產失敗處理
第二部分:U盤啟動其他方案。
第一部分:量產及失敗處理
- 目的:對U盤量產,制作出一個可啟動系統的U盤(模擬成CDROM光盤),特點就是兼容性強(新老電腦都可識別,包括BIOS和UEFI),當然量產不止這一功能(其他功能本文未探討)。
- 流程:用U盤檢測工具檢測主控芯片型號→按型號找對應U盤量產工具→使用量產工具進行量產或修復U盤(需配置參數)。
一、檢測U盤主控型號
1.插入U盤到電腦。
2.下載ChipGenius軟件并運行(如下圖:慧榮SM3267AE主控,芯片識別碼即ID為453C98B37672
)。
1.檢測信息.jpg
二、量產配置
1.下載U盤主控相應的量產工具(或者下載慧榮全系主控U盤量產工具V2.5.63 v1版Q1206),運行后點擊掃描(Scan)按鈕。
3.配置完成后,點擊開始(Start)按鈕,量產就會開始(根據U盤容量大小需要等待一段時間),完成后會有提示信息。
3.使用
將量產好的U盤插入電腦,然后開機就可引導啟動(如果主板是BIOS的可能需要按F12或設置啟動順序)。
但是本人慧榮SM3267AE量產后的U盤始終有一個Bug沒解決(如下圖),就是只有一個分區(正常會有兩個:一個模擬光驅一個普通移動磁盤)。
注:
一般情況下可以不用修改默認配置,直接添加你的光盤鏡像文件量產即可。
如果希望恢復量產的U盤(回收模擬CDROM光盤那部分空間),只需要再次量產的時候把"Make Auto Run"的勾去掉即可。
三、量產失敗處理
處理1.重新量產(依然可識別U盤時)
- 錯誤提示為"flashid not found in dbf database"更換量產工具的版本(
推薦慧榮全系主控U盤量產工具V2.5.63 v1版Q1206
),或者借鑒他人的方法(參考附錄2)。 - 錯誤提示為"select flash id doesn't match with device"更換量產工具的版本或配置參數。
- 錯誤提示為"ISO file size is bigger than disk size" 重寫配置量產參數。
- 量產失敗U盤容量為0時,重新量產并手動勾選DiskSize(選擇自己U盤的容量)。
- 量產進度一直顯示"Pretest",退出,勾選"Download ISP"并"Select ISP"選擇文件(
本例選擇了SM3267AEISP-ISPHYTLC.BIN
,理論上應該選擇與圖2-1顯示的"SM3267AEISP-SDBiCS3.bin"保持一致才對,但實在找不到該型號對應的ISP),重新量產。 - 量產進度提示
"format fail"格式化
失敗時,重新選擇ISP再次量產。或者量產時不格式化(但要選ISP文件)然后換一個版本的量產工具進行格式化(不選ISP文件,但要勾選格式化),參考以下兩圖(親測成功拯救慧榮黑膠U盤)。
更新ISP文件,不格式化量產
不更新ISP文件,但格式化量產
處理2.工廠驅動(插入電腦有提示音時)
量產失敗后,USB能檢測到U盤,電腦中沒盤符,量產工具也識別不到,可以嘗試使用工廠驅動(量產工具附帶,一般為FactoryDriver目錄),具體操作如下。
- 插入U盤,打開SMIInfUpdate.exe文件安裝工廠驅動。
- 打開量產工具,勾選"使用工廠驅動與HUB",并點"配置HUB"進入設置,然后點"SCAN USB(Automatic)"自動掃描USB,再點"OK"。
- 最后點量產工具“掃描USB”,U盤現在被量產工具識別到了,在點“開始量產”直至量產OK,原來不識別的U盤就完成量產并可以使用了。
可參考篇文章《SMI方案U盤不識別盤后安裝工廠驅動詳細步驟》http://www.upantool.com/jiaocheng/liangchan/SMI/SMI_gongchang.html。
處理3.短接(電腦不能識別時)
量產失敗后量產工具無法識別U盤時,可以短接讓U盤恢復初始化。具體方法是短接Flash芯片的29與30腳(如下圖)。
如果是黑膠體U盤可以短接底部金手指觸點或分別與VCC或GND(最好打磨掉防水涂層)。
可參考文章《卡片式u盤沒反應短接修復成功教程》http://www.upantool.com/jiaocheng/xiufu/2016/8937.html。
第二部分:U盤啟動其他方案
你會發現量產太麻煩,首先量產工具找得到找不到是問題,還要經過量產配置,以及漫長的量產過程等待(會對U盤進行低級格式化),而且還存在各種風險(導致U盤無法正常使用,容量變小,甚至變磚),難道就沒有更方便的方案嗎?答案是有的。
U盤的啟動模式有很多,上面的量產是USB-CDROM(光盤仿真模式),此外還有USB-HDD硬盤仿真模式,
1.SDKtest與SMITools工具
這兩個工具軟件都是慧榮主控量產工具替代品,優點是速度快(快太多了),安全無風險,更新ISO方便,操作傻瓜(全中文),可惜只支持部分慧榮主控(其他主控不支持)。本人(慧榮SM3267AE)使用這兩個工具嘗試量產都成功了(可能部分型號支持不好會有瑕疵)。
2.UD(FbinstTool)——推薦
FbinstTool是一款可以方便制作可啟動萬能U盤制作工具,產生一個隱藏的分區來保存你的文件。只讀,兼容性好,對于老機器不能用量產U盤啟動的也能支持一部分。維護方便,可以對隱藏區域進行文件管理。 目前大多數的U盤啟動制作工具(太多了,如大白菜)都是調用的它,都依附于這個工具來對U盤實現寫入啟動文件操作。
3.U+(UltraISO)
具體操作:用UltraISO打開ISO鏡像,依次選擇“啟動”>“寫入硬盤映像”>“寫入”(非隱藏模式,如果U盤或移動硬盤格式化為NTFS格式則使用“便捷啟動”>“便捷寫入”)。
4.B+(BOOTICE)
具體操作:用WinRAR解壓ISO鏡像所有文件到移動硬盤某一個分區根目錄,然后用BOOTICE激活該分區,設置主引導記錄為Windows NT 5.x/6.x MBR、分區引導記錄為BOOTMGR(或其他引導)。
5.其他。。。。待整理,不過有點懶,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無憂論壇瞧瞧。
附錄1(擴展閱讀):
- 量產必讀《量產基本知識問答》:http://www.upantool.com/lczs.html
- WinPE知識:天意的《WINPE不完全手冊》
- BIOS與UEFI方面知識: https://blog.csdn.net/Scythe666/article/details/79708293
- 本文使用的WinPE為金狐10周年紀念版(www.jinhu.me & www.uqi.me)
- 《U盤引導啟動的一些問題》一篇較陳舊的文章還不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d042e50102wcaz.html
- 《您習慣用哪種U盤引導啟動呢 ?二樓各種部署方法簡明教程》無憂啟動論壇的帖子
http://wuyou.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7027&extra=page%3D1
附錄2(量產實操):
- 《慧榮SM3267AE添加閃存ID解決FlashID Not Found量產教程》
http://www.upantool.com/jiaocheng/liangchan/SMI/13803.html - 《分析SM3257 +K9HDG08U5M 出現 FlashID not found in Database 圖解+說明》
http://bbs.mydigit.cn/read.php?tid=1647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