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0年9月15日,美國對華為的芯片斷供禁令正式生效,臺積電已停止為華為代工生產麒麟芯片,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都將不再供應芯片給華為。現在華為的處境非常危險,已經面臨無芯可用的境地了,沒有芯片,就沒有產品,沒有產品,還能靠什么生存呢?雖然華為還有其他的核心業務,但是失去了手機業務,無疑是斷了一個手臂,發展遭到重創。而字節跳動的TIKTOK近期也遭遇到了美國政府的狙擊,強制要求在短期內賣給美國的企業。
從華為到TIKTOK,為何美國頻頻要對我國的高新企業進行打壓,要置這些企業于死地呢?毫無疑問,是因為我國的這幾年發展的太迅速了,鋒芒畢現,已經威脅到了美國的霸主地位,無論是經濟、軍事、還是文化輸出,我國這幾年的發展都是舉世矚目的。我在網上找到了一份中美各項對比的數據源,下面將進行數據上的比較。因為數據源比較大,我先把數據源保存在了數據庫里,再用smartbi的智分析去連接數據庫進行處理。沒辦法,數據一旦大了,EXCEL總是跑不動,只能借助其他工具。
?
我在智分析的儀表盤上用清單表對中美兩國的計算機、通信領域的進出口數據(占比商業服務進/出口額)進行了展示,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用智分析的儀表盤,展示數據特別方便,通過簡單的拖拽便可以快速完成。從下圖中可以看出,中國在計算機通信領域的出口占比數據是逐年遞增的,由2008年的44%上漲至2019年的62.6%,而進口占比數據是由2008年的35.8%下降至2019年的25.6%,說明我國的計算機通信領域的產品輸出能力還是進步比較大的,對國外的依賴性也沒有以前那么高了,特別像華為這樣的中國企業,做出了特別大的貢獻。而美國的計算機通信領域的產品輸出占比沒有太大的變化,基本是維持在45%左右的水平。
從下圖可以看出,我國的貿易額在GDP中的比重也是比美國高出不少的,特別在2004-2008年間,我國的經濟蓬勃發展,最高的時候貿易額占了GDP總額的65%,而且這幾年我國一直與其他周邊國家進行一帶一路的經濟合作與文化交流,為我國的經濟繁榮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正是因為如此,才引起了美國對我國的注意,不斷地開始對我國的企業進行無理的打壓,意圖把我國的發展扼殺在搖籃里。
那么我們有什么辦法可以擺脫這種受制于人的困境呢,在我看來,唯有發展自己國家的高新科學技術才是硬道理,我們的鄰國日本在這方面就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日本的科研、航天、制造業、教育水平均居世界前列,在這些行業里都擁有絕對的核心技術,不必處處受制于人。而我國在高新行業的科研起步比較晚,因此非常被動。
但是我國在科研上的投入一直沒有停止過,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2019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共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22143.6億元,比上年增加2465.7億元,增長12.5%;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2.23%,比上年提高0.09個百分點。按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全時工作量計算的人均經費為46.1萬元,比上年增加1.2萬元。從下圖中可以看出,我國居民的專利申請量也是逐年上升,也間接說明我國高新技術發展正在蓬勃發展中,只是對比歐美國家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從華為、TIKTOK,的事件來看,驗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落后就要挨打,這是
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在任何時候都適用。但是中國已經不是100年前的舊中國了,不再是任人蹂躪的羔羊了,短短幾十年間,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上具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相信中華民族不會屈服于任何邪惡的勢力,并會越戰越勇,永久地屹立在世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