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學校,成年后的我們選擇讀書,不再是為了考取功名,也不是滿腹經綸的自我炫耀,而是多了幾分純粹和享受。
閱讀,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心靈的滋潤,意識的覺醒,靈魂的放飛。
讀書可以經歷一千種人生,而不讀書的人只能活一次!
根據本人的閱讀喜好為大家推薦以下四本書:
1.《活著》? ? 作者:余華
《活著》是當代作家余華的代表作,到今天,已被譯介至英、法、德、意、日、韓、俄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得國內外多個文學大獎。
《活著》講述了農村人福貴悲慘的人生遭遇。這本書我目前為止還沒看過,只看過電影,并且和媽媽一起跟著一個公眾號讀完了它的領讀包,媽媽讀完后感慨地說到:“世界上怎么可能有這么慘的人,這好像在一點點割肉了!”是啊,由富二代到普通百姓的福貴,一生坎坷,最后只剩一頭老牛陪著他!
《活著》,是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人們總是愿意去探尋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么,這本書用通過講述一個普通人一生的故事告訴你: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并不是為了活著以外的任何事物所活!
《活著》出版以來打動了無數讀者,經過時間的沉淀,已成為20世紀中國文學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
2.《張幼儀傳》? ? 作者:顏夕
提到與徐志摩有關的女人,世人大多數只知道民國才女林徽因、陸小曼,卻鮮少有人知道他曾經的發妻張幼儀。在沒有讀本書以前,我曾偏執地以為張幼儀應該是那種傳統、守舊的女性,只懂三從四德,無知淺薄!可讀完《張幼儀傳》我才知道自己的猜測錯的有多離譜!這本書完全顛覆了我對她的印象:張其實是一個大家閨秀,徐娶了她才是高攀,可徐志摩對誰都溫潤如玉,惟獨對她刻薄冷酷。在人生短短的22年里,她經歷了喪子、離婚,卻實現了人生的逆襲,成為了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副總裁、云裳服裝公司總經理。
市面上的書,大都寫民國女神林徽因,寫風流才子徐志摩!卻很少有人寫張幼儀!但是本書作者是這樣評價張幼儀的:“她是民國女子中放下愛卻不放棄自己的勵志楷模,以蕩氣回腸的逆襲人生告訴你——風花雪月從來不是一個女人的全部。”她雖然經歷了失敗的婚姻,卻依然活的不卑不亢,她的傳記,值得所有人靜心一讀!
3.《皮囊》? ? 作者:蔡崇達
很多人都說:《皮囊》是一部有著小說閱讀質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認心又認人”的書。
作者蔡崇達,本著對故鄉親人的情感,用一種客觀、細致、冷靜的方式,將自己與親人、朋友間真實的故事以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在作者的敘述中,我們仿佛看到了普通人的日常:暴脾氣的父親、偏執的母親、理想遠大的朋友、樂觀的阿太!其中最喜歡阿太說的那句:“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皮囊》從不同角度的刻畫,讓你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生命的舞蹈,最終,也讓這生命以最真實豐盈的狀態呈現到你的眼前。
4.《拖延心理學》? ? 作者:簡?博克和萊諾拉?袁
本書的兩位作者均是心理學博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資深心理咨詢師。
事實上,生活中我們一部分人就是嚴重的拖延癥患者。我們因拖延而焦慮,卻又在焦慮中拖延!很搞笑的是,我自己也有拖延癥,這本書買完半年才第一次翻開,翻開后又只看了三分之一,所以我只看到了拖延的行為和拖延的心理,并在心中對文中某些描述默默點頭:對,就是我就是我!可我還并未看到后邊所寫的如何對抗拖延!
事實上,拖延已經不再是一個時間管理方面的問題,更不是一個道德方面的問題,它已經成為一個復雜的心理問題。
那么,如何正確認識拖延這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又如何真正擺脫拖延的枷鎖呢?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去書中尋找答案吧。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了解拖延、正視拖延,并最終戰勝拖延。
最后,也希望大家多讀書。畢竟,凡有所學,皆成性格。開卷有益,功不唐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