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讓你又看到我的文字,一定是真愛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瘋子
不知你是從哪篇文章開始了解到我,從而決定了你對我的第一印象。無論這個印象是好,還是壞,我都歡喜:我在你的腦海里出現過。哪怕最后都不著痕跡地消逝了。
命運不會平白無故讓你遇見某個人,既然遇見了,那你總會得到或失去某些東西。至于誰是討債人,誰是欠債人,故事的答案早已寫在因果的輪回里。
每天擦肩而過很多人,遇見、忘卻、重逢、消失····
可總有一些人,未曾遇見,未曾謀面,卻總能隔著時空一見如故。比如:我喜歡的奧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我這篇文的題目就是“抄襲”他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再比如:下面這位讀者“文春野馬”給我的來信,從未認識,卻寫出這么多共鳴的文字。下面就讓我們欣賞粉絲“文春野馬”的文字世界。
寫給瘋子的一封信
Hey,瘋子,你好!
偶然看到你的文章(指的是《文學已死,娛樂當道》),講述文學的死亡之可能,我感同身受。
我們生活的快節奏時代讓我們在享受信息爆炸的酣暢淋漓之后,腦子一片空白,歷史推進熱情隨波逐流,大多數人都被淹沒在手機的泥石流里。
我是一個喜歡胡思亂想的人,所以總也為現在的境況感到焦慮,而作為一個小人物沒有改變任何現狀的力量,所能堅持的大概也就只有自己而已,然而現在卻是連堅持自我都變得十分困難,不是外力的阻礙,實實在在的卻是自我的毅力。
讀了讀你的其他文章,頗有幾分我喜歡的味道。我們算是完全意義上的陌生人,原諒我就這樣冒昧的在這樣一個開放的平臺給你寫幾句我想說的話。作為一個文字愛好者,我能端正的是態度,卻委實沒有太多的才華,望你不要嫌棄才好。
關于文學,我還要補充的一點是,也許是我們太過強求,對時代太過苛刻,所以用被時光沉淀的思想來衡量現如今的現狀。我們現如今所憂慮的,也許幾百年后才會有定論,但那時我們早已灰飛煙滅,又何必自尋煩惱,只留下自己喜歡的那盤菜便好。
今天的天氣這樣陰,實在是適合看書的好日子。回想青春年少時,我最喜歡的也是這樣的陰天,不是可以睡一個好覺,而是可以捧一本書看一整天。
很多人喜歡在圖書館或者書店看書,而我卻是喜歡在床上,在爐邊,在煙霧中,覺得這樣才能看出書的味道。也是這天氣的原因,突然想寫幾句東西,卻不知道該給誰,然后想起你,想起你的文章,覺得也許你能看懂也不一定。
人生苦短,人生卻也漫長。
你的幾封情書(指的是《一封單身瘋狗的情書》、《給初戀的最后一封信》)倒是寫得感人肺腑,只是不知道你的“懂”小姐看進心沒有。你也算是執著,也算是還在年少時,所以能回憶起那曾經過往,也能寫出未來的一切承諾。
其實,我們一直堅持,到最后可能愛上的是自己。我告訴我的朋友,覺得自己的文字實在太過小家子氣,朋友卻說,大概是因為我是女生的原因,思維的局限。我想,這不錯的,但也不是全都對的。
時光所賦予我們的才是我們靈魂所擁有的,而時光所能賦予我們的卻是我們親自給出去的,而我沒有給出過太多,現在卻想要得到回報。
我糾纏在人生的方向里,發現沒有頭緒,轉頭掉進了愛情海,然而誠如我所說,我們有所堅持,卻沒有愛,爬上愛情海才發現自己身邊一片荒蕪,然后又驚慌的走進失望的人生里。
窗外好像有幾滴雨聲,大概是春雨在輕敲我窗,但我不想去看她一眼,因為春風將我輕輕安撫,還能沉下這幾秒的心,繼續給你說幾句無聊的話。
因為我們太陌生,委實談不上更多,所以我只能希望你能在我們共同的道路上堅持到底,與孤獨為友,與時間為敵。
你的“迷妹”:文春野馬
讀完這信,我靜思了幾分鐘。
這該是怎樣詩意的女孩?又是怎樣一顆靈動善感的心?
故友?不是。陌生人?也不是。
這一刻,也讓我相信了:這個世界上,一定有另一個“我”,在某個地方,過著我想要的生活。
是的。一定有一個地方,我知道它,我夢見它,但我永遠到達不了。這個地方叫詩的遠方。
與其說是文字的魅力,不如說是人的同頻共振。
人常說:通過文章來認識一個人,是世界上最漫長的相識過程,還不如聊天、一首歌、一段視頻來得直接。
但我反而覺得文字才是真正懂一個人,走進人心最好的通道。
甚至我有時認為,人在所有動態下的自己都是“偽裝”的,都是戴著身份面具的,戴著社會標簽的。
只有獨處、靜心寫字時,才是面對真實的自己。
也有人說:寫文章也可以偽裝啊,很多寫作者也是文里文外兩個人啊。
但我想說的是:只要這個寫作者一直在寫,那Ta就假不了。可以欺騙所有人于一時,也可以騙一個人到永遠,但騙不了所有人到永遠。
只要Ta還在寫,總會有直視真我的一天。
不知你認識的是哪個時期的我,都不要相信以前的我就是現在的我,那些只是我曾經的足跡。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
時代在變,人也在進化。
我虛偽過,和現實鬧過,掙扎過,反省過,也真實過。
認識所有過去的我,你就會理解這一刻的我。
所以,人活到最后,不是越活越完美,而是越活越接近真我,越像內心的自己。
你寫,故你真。
感謝讀者“文春野馬”的來信,讓我又一次面對這一秒真實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