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辦運動會,對于一個學校來說是很平常的事,但對于每一個學生來說,卻是一件盛事,如果運動會舉辦的富有創意,擁有個性,那自然會成為學生終生難忘的回憶。
再此,暫不論我校運動會舉辦的如何,也不論它的一些精彩的項目,我獨被其中一件事所感動。
在運動會最后結束的發獎儀式上,我發現獎狀有了變化,原來是我校教育服務中心自己設計的獎狀。上面有學校的育人目標:行為規范,熱愛學習,陽光大氣,關心社稷,勇于擔當。仔細觀察,就像人民幣一樣還有防偽標志,學校的校訓“好好學習,好好學習”嵌藏在一些花紋里面,隱隱可見。
最讓我驚奇的是,上面的竹蘭梅菊手繪國畫,是來自初一五班一名女生相思涵的作品,她用竹蘭梅菊畫出了育英分校的字樣。
本次獎狀的創新源于我一句話,現在事事都講創新,為什么學校里發給學生的獎狀樣式用了幾十年不變呢?于是學校有心的曹主任就在學生當中征集獎狀樣式,最終確定了上面所說的獎狀。
當一個個同學上臺領獎時,發獎的老師都對獎狀贊不絕口。我有意觀望到獎狀的設計者相思涵同學,看她的表情是那么的興奮,這是她的作品啊,竟然當成了同學們的獎品,這對她是多么大的鼓勵和獎賞啊!我說,這種獎狀是可以陳設在校史館里的。大家都在探索多元化評價,卻獨獨忘記了獎狀的更新設計,忘記了獎狀與學校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的融合,忘記了獎狀與學生生活的貼近。
學生的作品完全可以作為禮物、作為獎勵,贈送給其他同學們,即是對他人的獎賞,也是對自己的獎勵。
最后,體育組組長王老師為同學發了一個唯一的特別獎,也讓我為之一振,他為為這次運動會的徽標設計團隊頒發了一個令同學們想不到的獎勵,會徽主設計者,一名女同學,上臺領獎時,抑制不住驚奇與喜悅,那口中發出的笑聲與臉上喜悅的笑容,把老師們都逗樂了,多么可愛的同學啊!
這就是學校的辦學理念,要關注到每一個人,要為每一個人創設展示精彩的機會。也許就是這一件件小小的關注,會影響孩子一生,會成就他們的潛能與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