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西蜀,如畫山水,錦繡千年;蒼穹下,輕轉身,五彩經幡映雪顏。
向往川西已久,終于成行。高原上那如油畫般的色彩攝人心魄,雖早有耳聞,還是超出了預想。
從九寨溝出來,出發成都,尚未從那讓人迷醉的水、流瀑和絕世色彩中回過神來,又被沿途的風光所吸引。
當我們離開海拔4007千米的雪山梁,黃龍云海被慢慢拋向身后,穿越高寒缺氧的岷山,回望那漫天飛舞、白茫茫的童話世界,心中甚為不舍,一直和開車的師傅說,慢點、再慢點。
每每遇到好山、好水、好景,我都有留下來住一段時間的沖動,但只是想想而已,因為——我是一個要上班的人。
可是有這么一個姑娘,來到這美麗的高原,還真的留下來了,不是一段時間,是準備留下一輩子。
那是我們剛飛抵川西的時候,夜宿黃龍一藏民家中,迎接我們的是一對年輕的夫婦,很是熱情,落座閑聊,方知他們是在重慶上大學時的同學,新婚。
難怪這個藏族小伙兒漢語說這么好,而姑娘卻是北方人,說起“千里迢迢,遠離家鄉嫁到這高原,還真不容易的”之類的話題,姑娘看著自己的老公,羞澀而幸福,表示“挺好的,高原的氣候我會慢慢去適應的,還不想家,真想了,飛回去看看即可。”
我想我們有些多慮,難得的千里姻緣,該為他們祝福。她為愛情留下,我為美景卻只是想想而已,自感羨慕有余,勇氣欠費,似葉公好龍。
晌午時分,到達松藩地界的時候,頭頂已呈現一片亮藍,四周白云如千堆雪,貌似巋然不動,卻悄然在變幻。正出神凝望,師傅說,前面就是松州古城了,可以下來看看,不耽擱太久就行。
松州古城?是那個史載“扼岷嶺,控江源,左鄰河隴,右達康藏”“屏蔽天府,鎖陰陲”的地方么?古松州可是川西門戶,它是連接西南邊境和內地的重要通道,自漢唐開始便是邊陲軍事重鎮,在漢族與少數民族交流的來來往往中,留下了許多的故事。
公元7世紀,大唐,任城,一座大院的內宅花園里。幾個丫鬟、老媽子緊緊跟在一小女孩身后,小女孩自顧嬉笑玩耍,撲蝶游玩,她,就是唐太宗宗親——江夏王李道宗之女李雪雁。
雪雁從小聰慧靈巧,受家庭熏陶,能詩會畫,深得李道宗寵愛。那時的大唐,雖國立強盛,但邊疆多紛爭,戰事屢屢,吐蕃就是其中之一。吐蕃王擁兵求婚于大唐不成,便攻打松州。因忌憚吐蕃軍事實力強大,唐太宗松州一戰之后遂放棄動武,應允婚事,決定在宗室女子中選一賢德女子與吐蕃和親,15歲的李雪雁主動請纓。
雪雁見到太宗,毫不膽怯,大方得體,又通文墨,解詩書,唐太宗頗為滿意,封為公主,次年遠嫁吐蕃。她,就是受藏民敬仰,在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文成公主。
師傅在離城不遠的地方把我和寶丫頭放下來。我們沿著城墻漫無目的地閑逛,古老的城池,卻是滿滿的現代的商業氣息,人不算多,倒還清靜。
到北門附近,老遠便看到那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塑像,走到近前,方才看清,公主凝望著前方,雙手似乎在捧著什么,他的夫君揮著左手,氣勢不凡。
相傳松贊干布是在這兒初次見到文成公主的,而文成公主見到這個青藏高原的霸主——年輕的贊普、她未來的夫君,可會充滿了景仰,可會一見鐘情?從她的眼神看不出喜憂和答案。
要是能夠穿越千年去探尋一下,定會發現,此刻的文成公主,辭親別友,一過松州,大唐成故土,他國變己國,前途未知,再無回頭之路,早已淚眼婆娑。真是
“片片紅顏落,雙雙淚眼生。”(南北朝,庾信《昭君辭應詔》)
一個受藏民愛戴,讓大唐百姓銘記于心的和親公主,歷史的記載是無比的正面的,記載了她的嫁妝的清單,是多么龐大和奢華;記載了她入藏后隆重的婚禮、松贊干布為她建的華麗宮殿;記載了她的和親為西藏的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對當時兩國政治重大的意義……。
但是,作為夫妻,甚少看到松贊干布與她愛情的故事、甚或愛的蛛絲馬跡,倒是藏族民間歌曲里有公主出嫁三年沒有見過贊布一面的記載。無論如何,松贊干布是文成公主的唯一,而文成公主只是他六個妻子的其中之一,而且還非正室。
再次仰望這位年輕的贊普,他或許在昭告天下,此行政治目的達到了,還能抱得美人歸,是真正的勝者。
正思量著,師傅來催我們了 。一起拼車的小情侶是九寨溝人,有點等不及了,對他們而言,此行只是趕路和你儂我儂,沒有風景,沒有離愁,自然也不會去感慨這個悲情和親路上的文成公主。
回到車上,我愣愣地盯著窗外的天空,思緒飛躍千年之前,想象那文成公主到達西藏,見到松贊干布的正妻——尼泊爾尺尊公主的時候,要行什么樣的禮?作為妾室,需要怎樣恭敬地去侍奉正室和自己的丈夫贊普。
“一樁婚姻就相當于10萬雄兵?!睂μ铺趤碇v,和親利國利民,文成公主的所謂自愿選擇,是為君、為民,是孔孟文化下的大義,是自我犧牲的精神,也是封建桎梏下的道德綁架。因而,即使再難,她也要堅持,她沒有退路。
9年后,松贊干布病故,文成公主開始了長達三十一年的孤獨守寡生活。失去了丈夫這個精神支柱,獨自守候在青藏高原,是否還有期待?是否起心動念回歸大唐?遙想當年,昭君身在匈奴,上書漢成帝,要求歸漢,未得應允,想來自己也是無望的。
我想,假使皇帝是文成公主的親爹,或許還有些希望,因為皇帝也知道遠嫁別國的苦楚,所以歷史上那么多和親公主,極少見是皇帝的親身女兒。
? ? ? ? ? ? ? ? ? 和親知拙計,公主漫無歸。青海今誰得,西戎實飽飛。
(杜甫《警急(時高公適領西川節度)》
想想,幸而我們是生在千年之后的現代,時代的進步讓我們脫離了封建思想對女性的束縛,無論遠嫁、近嫁,都可以為了愛情,都可以選擇,女人不再是被擺布的犧牲品,黃龍的新婚夫婦是,一起拼車的九寨溝小情侶也是。
車子行駛在盤山公路上,窗外的白云在繼續變著它的魔術,忽而呈現出一只可愛的小兔子,兩只耳朵高高地翹起,但只是繞了一圈山頭的功夫,西邊的小兔子耳朵就淡了,接著身體也如化開了的煙霧,飄散而去,留在上面的只有點點浮云,一如沉沒水中后濺起水花。
文成也罷,昭君也罷,如這浮云般已消逝殆盡,不復再來,唯留下記載了她們故事的不朽的文字,還有那傳頌她們功德的歌謠,代代傳唱,淹沒了滴滴思鄉的清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