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笑來得到專欄完結已經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對之前的一些概念都已經不是很熟悉,或許在記憶深處中會有一點小小的印象。不過今天心血來潮還是回到專欄看一下。可能是對近期毫無進展的生活尋求一下解決路徑或者心理寄托吧。
實話說最近幾天都在感冒反復中,把很多事情都停擱下來了。這是以前很少碰到的,一直不是處在最佳的狀態,而是每天暈暈乎乎的。這也是對自己平時缺乏鍛煉,沒有注重身體健康的一個警報吧!
回到正題,也是在感冒好得差不多,心想要再回一下專欄打一下雞血,不然很怕自己會迷失方向了。真的很不好受,生病的這段時間除了到教室上課就一直呆宿舍,從未出校園半步,感覺與這個世界斷絕聯系一樣。身邊的好友也無暇顧及,感覺會失去等等那種感覺特別不好受。然后我回顧一下笑來老師的專欄。就看一下關于執行力的說法。這是因為其實我對“執行力”這個概念很感興趣。從上大學以來,一直到如今大三第一學期,即將出去實習之際,有很多想法,很多美好,如今仍沒有很好地實現,這就說明了這個過程有很多事情我沒有去做———那些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努力或者一些改變。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缺乏執行力吧。所以我回顧專欄的最后一篇關于執行力的文章,笑來老師把執行力的概念放到結尾,這是很有用心的。正如那句話明白了那么多道理,卻過不好這一生。同樣我們跟隨財富專欄更新了自己的觀念,升級了自己的系統。但真正產生作用只有通過去做的才是對自己真正有用的東西。不然學了沒用。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很需要執行力?
首先笑來老師指出的對執行力的定義:
所謂的執行力就是指一個人是否清楚地知道怎么一步一步做下去。
我反思自己為什么不成事,舉例來說就是對付自己的社交焦慮癥,那我清晰地知道自己怎么做嗎?首先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百度了很多,最后找到一個專門解決社交焦慮的課程,指導老師給出了有用和切實的方法,比如說對參加社交活動訓練來改變自己的恐懼心理。然后就是找活動,我也明白了可以在豆瓣上找,比如說,狼人殺、組團打羽毛球運動、讀書會等等。
這么說來其實我是比較清晰地明白怎么一步一步的去做,就行啦,但為什么還是不能再做成很大的改變,雖然有第一次的參加社交活動、參加聚會給自己邁出第一步帶來的勇氣。可是在一些生活的很多場景,正感覺很不自信的樣子。
到了最近這段時間感冒了,就更不了了之了。為什么會這樣,我總是達不到自己想要做成的事情
這時我反思了這句話:我們都格外擅長把沒必要的事兒做到底……
仔細想想是不是自己基本把時間都浪費在了沒必要的事情,其實是有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玩手機,刷朋友圈的時間會多一點。用來學習的和做有時間效益的事情就比較少。
后面講到一個人其實不只一個自我。還有類比到騎手和白馬黑馬的關系。結合其他專欄,我想就是內心自洽。有時候做不成一件事或者選擇不去開始到選擇中途放棄。就是內心仍有另一個羈絆,讓自己不敢或者說服著說這樣做是錯的,沒有用的。
所以回想到自己的社交焦慮和不自信,我想到自己為什么是很怕去與別人交流或者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是內心深處有批判著自己的聲音,在保護著自己,說現在這個環境是不合適自己的發揮的,這就變得很不自信在做這一件事上。
就這么一通思考下來,我明白了自己的很多問題所在。這也是說明多去回顧原來的專欄內容,真的多用起來就不會那么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