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還是先讓我來當小白鼠吧!”小暖男乖乖地躺在床上,一群穿白大褂的小年輕,圍著他的四周,按照我的提示,在他后背操練著各種推拿手法。
“老師,捏脊怎么捏?”陳老醫生的女兒小陳醫生問道。
“我喜歡兩手拇指伸直,兩指端分別置于脊柱兩側,指面向前,頂住皮肉,兩手食指、中指前按,掌心朝下。兩手拇指指腹與食指、中指指腹相對用力將脊背的皮肉捏起。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拇指向前推動,兩手食指、中指同時交替向后捻動,兩者相互配合,邊捏邊放,從尾骨處連綿不斷地向項部推移。”
“為了提高療效果,可配合采用三步一提的方法,以加大刺激量。即每捏捻3次,便停止前行,用力向上提拉一次。”陽光帥氣的小張醫生附言。
文靜可人的小何醫生,首當其沖,第一個在小暖男后背操練捏脊。
別看她外表柔軟,手勁可不小,每提捏一下,小暖男就“哇哇”大叫,左手握緊拳頭在強忍著痛。
“姑娘,你這個力度,適合大孩子或成年人,但小孩身上可不行,太痛了小孩不會配合你治療的,對于嬰幼兒推拿,得動作輕柔舒適才行。”我笑著說。
隨后,小何醫生減輕了力度,看著小暖男很享受的表情,就知道有多舒服了。
“捏脊任何時候都可以進行嗎?”小陳醫生再問。
“不必拘泥于特定的時間。我之前都喜歡晚上睡覺前,自己孩子洗澡后,給他裹著干浴巾捏幾遍,然后早晨醒來,再給他趴床上捏幾遍。切記飯后不宜立即捏拿,需休息2小時后再進行。”
隨后,為了體驗他們每個人的手感,我也躺床上給他們當起了小白鼠。小暖男也跟著一起練手。感覺小張醫生的手法最老道,小何醫生的拿捏手法也很舒服,小暖男的手法也進步了不少,小陳醫生就像個好奇寶寶,問個不停。
下午病人不多,時間卻過得飛快,大家忙活到下班了還不想離開,在這群可愛的小年輕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曾經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