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正面管教家長課的學習和自己的實踐,我覺得平和的面對孩子,解決親子問題的時候真的是一個愉悅的狀態。所以我開始閱讀了我當下比較適合的《0~3歲孩子的正面管教》一書。
這本書的序很有趣,是來自孩子們的聲音。用四個片段來描述孩子們在不同年齡段的心里話。讓我們大人更容易的知道“哦,原來在這個事情上,孩子的感受是這樣的”。
比如有一個例子是這樣的:一個八個月的孩子,她覺得她發明了一個很好玩的游戲,這個游戲就是媽媽拿給一張紙,她就把紙塞進自己嘴里,媽媽就會把紙從她嘴里掏出來。在很多時候,她會塞不同的東西放在嘴里,媽媽就會一直從她嘴里把東西掏出來。尤其在沙灘上,媽媽會一直忙著檢查她的嘴巴,她覺太好玩了。
對于這個孩子,其實站在孩子的視角,媽媽檢查她嘴巴,從她嘴里掏東西出來,她覺得玩游戲。是媽媽和她的一個互動。而站在媽媽的視角,有些媽媽會平和的處理。而次數多了,有些則會在掏的同時就會生氣發火。但這些多數在孩子眼里其實還是一種和他們互動的方式。孩子背后更多的原因可能就在于希望媽媽去關注她。所以,只單單從一個行為上是不能解決問題的,要從行為的背后去發現孩子的感受和緣由,才能更好的去解決這個問題。往往孩子的成長都是用過“做”來了解的。但我們不要用大人的視角來看待孩子,我們要知道小孩子很少故意做出不良的行為,他們只是孩子,更多的只是需要大人的愛,關注與歸屬感。少說話,多去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除了序帶給我很多思考,這本書還教會我這些:
1.沒有人喜歡別人告訴自己去做什么——包括你的孩子。我們不難想象,當別人給我們命令式的口吻告訴我們刷牙去或者穿上外套等等,我們心情肯定是不愉悅的。這就對了,那當我們去命令孩子的時候,孩子的心情也是一樣的,其實我們不如把命令式話語換成啟發式提問。比如你想讓他穿衣服,你可以說“你應該穿些什么才不會在外面感到冷”。讓孩子自己說出答案,比你說很多的話更有用。而且往往孩子自己說出的承諾,自己制定下的約定,他們更愿意去遵守。
2.孩子的很多技能是可以訓練出來的。尤其是兩歲左右到六歲以前的孩子,他們更喜歡也更愿意自主的去做一些事。那我們就放手他們去做。如果你不去放手,過了這個時期,你再去培養,孩子自己可能都已經不愿意去做了。我女兒從剛學會走路的時候,換下的紙尿褲我就讓她自己去扔,第一次我會帶她去,告訴她扔在哪里。在她做得同時,我告訴她:這是她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就要自己做。到現在我女兒快兩歲了,她一換完不用我提醒自己就去了扔了。當然,偶爾她也有不愿意的時候,那我也是及時去理解她的感受,我會說那媽媽和你一起去,但我不會幫忙。還有一段時間是我爸媽幫我帶孩子,我女兒特別喜歡掃帚,因為她一直看到我爸爸掃地。隔代總會覺得危險之類的,我爸還總是把掃帚藏起來,不讓我女兒看到。越是這樣,當我女兒發現掃帚的時候就越想去拿。而我其實覺得讓她去嘗試下也很好。剛好有次巧虎寄來的玩具里有小型的掃帚,簸箕,我立刻給我女兒送回去。她高興的不得了。其實在她模仿的時候,她也就慢慢習得了她想要學的技能。所以,我們可以讓孩子去嘗試,只要確保他的安全就可以了。
3.睡覺是我女兒現在困擾我的一個問題。一方面是她入睡難,一方面是可能她大床睡慣了,現在讓她睡小床,她不愿意。
(1)她可能在和我我睡的時候心情上比較開心。因為我問過帶她睡的我媽還有我婆婆,女兒和她們睡的時候很快就睡了。只有晚上和我睡的時候,她就會很鬧騰。有的時候八點到床上,她會鬧騰到十點也不睡。在沒學習正面管教之前,我就是簡單粗暴的方法。我會罵她,有時也會打她。她被我打后會哭,但即便這樣她有的時候還是不睡。學習之后我覺察到,女兒可能因為我白天不在家,所以晚上想要多和我互動。只是想要我的關注,雖然我會打罵她,她可能也會覺得這是媽媽與她的互動。所以她會一直這樣做。于是我會注意和她有更多的特殊時光。幾次之后,她現在睡覺也不會鬧騰很久了。還有我注意到當孩子入睡前剛看過電視,她就很難入睡。我從書中也找到了答案,因為大量的研究表明,睡前的屏幕時間會打亂孩子的睡眠模式。最好能在孩子入睡前一個小時內不要讓自己有屏幕時間。關掉所有的屏幕設備。
(2)大床睡慣了,女兒現在更愿意和我們一起睡,不太愿意自己睡小床。而且還需要我們陪著入睡。這個陪著入睡的習慣從她更小的時候就養成了,這真的不是很好的習慣。導致晚上現在她睡了,我也要睡。我從書中學會了要給足孩子安全感,而且自己要有信心,真的相信孩子會自己入睡。在培養前期,我們往往會有內疚感,但要告訴自己這是為孩子好而且是必須要做的事,然后和善而堅定的堅持去做這件事。為了這件事能順利進行,我們還需要在白天或者和孩子一起相處的時候多給孩子特殊時光,只有孩子又充分的安全感了,那自然也就更能順利解決問題。我現在還在努力中,昨天我女兒試圖用讓我抱抱的方法回到大床上,因為一開始她說要抱,我就把她抱在我身上,她就特別的往大床的方向側翻。于是我把她放回小床,我趴在小床上,輕輕抱她,我告訴她,媽媽愛你,同時媽媽不能答應你。她還是要讓我抱,我就繼續趴在小床上抱,我說那媽媽數到十,你就睡好嗎?她說好。等我數完了,我說那寶寶要睡了,媽媽也睡了。我就回到大床上,我不看她。但我發現她自己站了起來。她還是在重復說要抱,我繼續說,寶貝,媽媽愛你,同時媽媽不能答應你。我輕輕拍了拍床,幾次下來,她也躺了下來,沒有哭的很厲害,慢慢的自己也睡了。我也相信,她很快就能自己獨自入睡了。
最后,有一句話和大家共勉:孩子們有時候并不總是知道什么是對他們最好的。雛鳥不喜歡被推出鳥巢,但是鳥媽媽知道這樣做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