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金
讀大學又沒有什么用,這是我們常聽到的話,甚至有的時候,那個辛辛苦苦培養我們讀大學的父母,最后也會發出這樣的感嘆。讀大學真的沒用嗎,顯然讀大學是有用的。那些說讀大學沒用的人,只不過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罷了。
讀了大學,所接觸的人層面不一樣,人的素質不同。耳濡目染,見墨者黑,這是讀大學最大的一個優勢。小學,我們思考的更多的是下課要玩什么玩具;初中,思考的更多的是青春的悸動;到了高中,我們開始思考如何考上大學。不管小學、初中、高中,很多時候都是以以我為中心。但是到了大學,接觸人的素質普遍較高,自然而然我們思考問題的角度、深度以及對問題的看法也就不同。
讀了大學,賺錢方式比較輕松。有一次我坐摩的,摩的司機感嘆道現在生意難做,無論刮風下雨一天能有一百算不錯了。我自己在暗地里想著,我一天兩個小時就一百元,一天我工作標準的八小時,輕輕松松就有四百多。那時候我開始感謝我的父母,讓我上了大學,讓我敢自己去闖。如果我高中畢業就去工作,也許我現在正在某個工廠當工人,就不會想到去創業。
那為什么還有人說大學生沒什么實質性的作用呢?不排除有些人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但是也值得每一個大學生深思。
其實大部分大學生在大學,對不起自己曾經奮斗的高中三年。大學生活對于有些人來是天堂,對有人來說也是煉獄,在你眼里大學生活是什么?你怎么對待他,未來就怎么對待你。
大學生,無知得就像小學生。我們在學校呆了十二年,到頭來面對這個社會卻一無所知。有人說是教育體制的問題,其實這是學生自己的問題。大學生們,你們捫心自問在大學你主動學了嗎?你去鍛煉自己了嗎?不要說沒機會,其實就是自己懶,回想一下在大學四年,你錯過多少本來可以鍛煉的機會?
可以說能考上大學的,能力都不是問題,重點是敢不敢想,想了敢不敢做,做了敢不敢堅持。
我大一的時候跟團隊去開辦輔導班,就在招生結束那天,我被老板開除。本來想放棄回家,經過一段思想斗爭,我決定重新開始,開辦自己的輔導班。那時的我,真的就是無知,所以碰壁很多。那又怎么樣,我才大一,我有資本。那個暑假,我賺了人生的第一份工資14000元。第二年,我任然不甘心,我要開班自己的輔導班,并且做出自己的品牌。所以,大二我依然回到那里去開班暑期輔導班。雖然這次賺的不多,可是我積累了品牌、客戶。大三暑假,在那里我開辦了自己的長期輔導班。
大學生啊,不要再被說讀大學沒用了,趁著還有時間,好好學點東西吧。
大學生在大學需要學習的課外內容:ps平面設計、會聲會影、攝影、辦公軟件的使用、寫作、有自己的博客或網站、與人交談、有一項興趣愛好、做一份職業規劃、寫一份簡歷、去工廠打一次工、做一次營銷工作、發一次傳單、做一份研究報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