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陳奕迅2003年專輯《黑白衣》中收錄了一首叫作《阿怪》的歌曲,這首歌歌詞壓韻,又兼有中國古典詩歌的韻律美,錯綜中結合整齊,正應和了聞一多所提倡的詩歌音樂美,像是給你娓娓道來一個怪人的怪事。
覺得日子過的太快、錢賺夠了就離開、想嘗試攀爬烏拉山脈、住在寒帶等等一系列的想法做法,同歌詞里一樣他的未來,我們學不來!
阿怪的生活與穩定無關,淡化了一些由身份、地位、職業、收入、車子、房子所帶來成就感,去深化了那些與戀愛與緣伴生的趣味感與真實,恰到好處的讓生活更加的有血有肉,更加有趣味。
步伐永遠向前,頭顱永遠向上,遠方的高山流水才是向往,這些才是阿怪所追尋的,也許也是你內心深處所追尋的。
在國外評價一個人是用“有趣”來界定,如果被人說“沒趣”,那將是很失敗的。
不幸的是,我們這幾代人恰巧碰到的這個時代簡直讓你無趣:上一代經歷了一個灰色年代的洗禮,在那個有趣直接等同于“小資情調”的年代,后果可想而知;而我們的下一代,雖然過著色彩炫麗的新生活,只是時間快的讓你都想不起來有趣這件事,也確屬悲哀;然而我們,生活在有著很剛性指標的當下,也許身邊有很多人很善良,很能干,事業成功,財富不少,只是一點也沒趣。有些女人,美是美,靚是靚,也讓人很乏味。
“人可以無知,但不可以無趣”
人一旦“沒有趣”了,就會變得粗糙、麻木、膚淺,變得不再可愛了。整天愁眉苦臉、憂心忡忡、唉聲嘆氣,面目可憎,好像這個世界誰都欠著你似的,這真的很煞風景。因為這樣的人活著,只會給別人添堵。而一個有趣的人則不然,由于他、她的存在,而使周圍的人群變得熱鬧起來,他、她的“氣場”催化著人生的精義,叫人奮發,讓人快樂。
還記得《別鬧了,費曼先生》里那個對所有關于動腦筋的事情都充滿興趣的科學家嗎?一直奔跑在興趣的追逐途中的生活會不會是你所期待的呢?
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哪樣沒有學問,記得鳳凰臺有一個叫做蔡瀾品美食還是叫別的什么名字的節目,光吃一樣,蔡瀾就能嚼出不少趣味來,吃的好看,吃的稀罕,吃的興趣盎然,吃的陽光燦爛,這些都是境界。
有趣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但有趣是這個世界上的稀缺資源,與讀書多少無關,與掙錢多少無關。和身份、地位,男女、年齡,環境、條件無關。
不要認為打架泡妞、吃喝嫖賭、粗言爛語、舉止猥瑣就是有趣,那就大錯特錯了
做個有趣的人并不難,首要之事便是自己要先覺得這個世界有趣。趣味主義是一種生活態度。有趣的人大抵聰明、樂觀、幽默,并且感性。有趣的人才是懂得生命真諦的人,也是懂得享受生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