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月3日,新專輯《偉大的渺小》推出后不到一周,我留意了一下QQ音樂的銷售數據:
280000張。
這并不是JJ第一次拿下這樣火爆的數據。
實際上,早在之前推出的單曲《偉大的渺小》和《黑夜問白天》,也反響熱烈。
迅速999+的評論熱度,超高頻次的分享和轉發,“一分鐘金唱片 ,六分鐘雙金”的可怕銷量……一再刷新著華語樂壇的記錄。
而參加兩季《夢想的聲音》,林俊杰的高人氣和高水準翻唱,無論是《女兒情》還是更是一再刷新著路人對他的印象,憑借硬實力俘獲了更多粉絲。
馳騁華語樂壇20年,從寫歌到唱歌,從唱作到全能音樂人,林俊杰創造了21世紀樂壇的又一個神話,成了名副其實的林天王。
而14年時間里,從2003年發布首張創作專輯《樂行者》到17年年底推出《偉大的渺小》,林俊杰一共正式發行了13張專輯。
13張專輯,13次不同的音樂心得。
且不提林俊杰的音樂才華,數百首原創,流行、爵士、搖滾、電子,一應俱全,國語、外語雙語演繹,音域的寬廣、音樂類型的多元、音樂風格的延伸,讓他不再只是一個局限于單一風格的歌手。
有人是單一維度的一,而JJ是無限維度的極限,充滿了驚喜。
與上一張實驗專輯《和自己對話》相比,新專輯《偉大的渺小》有著最大的不同。
真實。
雖然歌曲的編曲依然復雜,抒情、民謠、朋克、搖滾、電子多種曲風混搭,也做了不少處理。
但這樣的呈現效果,更趨近于一種挖井的狀態,把自己的所學所用,最好的全部掏出來給聽眾。
《小瓶子》是溫情細膩,流淌人心的溫情,亦是公主與王子的美夢;《圣所》是演唱會主題名,電子,又有著極強烈的節奏感,借以邁克爾最經典的唱腔獻給自己和偶像。
誠如林俊杰寫在專輯出爐前的一句話:
“這是一張不管作或唱,都是在掏空自己的作品…”
音樂的意義之一,在于重生和涅槃。
上一張專輯是兩年前,而上一輪巡演也早在去年就已結束。
林俊杰并不是一個忙于圈錢的商業性歌手。
在屈指可數的日子里,除了偶爾參加頒獎禮和各種晚會,能見到JJ的大抵只有一檔每周不見不散的音樂綜藝——
《夢想的聲音》。
林俊杰參加了兩屆,唱了十幾首歌。
有中國風改編后的《末班車》,有小眾如《愛你》這樣的冷門曲目,有經典大歌《鳳凰于飛》,也有煽人淚下的情歌《除了愛你還能愛誰》。
作為夢想導師的他,根據抽取的歌曲曲目,由素人歌手挑選并與之切磋較量。他們的評分由現場評委選擇,挑戰成功者能實現他們的音樂夢想。
而林俊杰,幾乎是全勝戰績。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季第二期演唱的《我懷念的》,林俊杰展現了與孫燕姿全然不同的另一種版本演繹。
“我懷念的是無話不說/我懷念的是一起作夢/我懷念的是爭吵以后/還是想要愛你的沖動”
獨具風格的杰式情歌,溫潤如水,卻讓人欲語淚先流。副歌更是直擊淚腺。
林俊杰出生于新加坡的一個音樂世家。
4歲開始學鋼琴,后接觸到流行音樂便試著自己進行一些歌曲創作。當然,最初都是一些很簡單,不算太出彩的demo。
直到1996年,15歲的林俊杰才和朋友共同創作了人生第一首歌曲《覆水難收》,也首次登上舞臺參加了銀座廣場的歌唱比賽 。
兩年,JJ拿了兩個亞軍。
第一屆“滾石音樂詞曲創作比賽”和新加坡電視機構“宜康卡拉OK歌唱比賽”的第二名。
第二名往往關注度平平,但累計起來也能夠嶄露頭角,林俊杰就這樣吸引了海蝶音樂的注意。盡管當時學校成績優秀,也毅然放棄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升學資格。
與海蝶的一紙合約,開啟了JJ的音樂大門。
然而適逢合約不久,又撞上了新加坡規定的兵役。林俊杰也不例外,加入了新加坡武裝部隊文工團。
“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恰是兵役期間的沉淀,讓林俊杰在迅速積累大量舞臺表演經驗的同時,獲得了創作的靈感。
別人口述的、自己琢磨出的……林俊杰借此完成了許多創作。
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2001年收錄在張惠妹專輯里的《記得》。那年他還是乳臭未干的創無名小輩,阿妹正勢不可擋、紅遍海內外。
而誰又曾算得到,16年之后再受邀張惠妹所作曲的《身后》已是音樂人的互相賞識,當年的兩位如今已貴為天王天后。
當然那段時間,林俊杰也為哈林、阿杜、王心凌、吳克羣等人創作了多首主打歌曲。
王心凌的《當你》、徐若瑄的《。愛笑的眼睛》、S.H.E的《一眼萬年》和《兩個人的荒島》……
有才華的人,終為受到好運的垂青。
寶貴的經驗,汲取到自己的創作中,也更加如魚得水。
2003年,這個在林俊杰音樂生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年份,一直在給別人寫歌的林俊杰終于迎來了自己事業的新生。
他推出了首張個人專輯——
《樂行者》。
推薦曲目:就是我、翅膀、凍結
但這一年,并沒趕上好時機。
時值華語樂壇風生水起,舞曲盛行,新生歌手一個接一個。而SARS的泛濫,一度給團隊宣傳工作帶來諸多不便。
那一年,如日中天的周杰倫,一張《葉惠美》賣了300萬。
而林俊杰一個城市一個城市地跑,在內地跑了足足26個城市后,以新人之資出道的他賣出了120萬的銷量記錄。
成績是很多歌手望塵莫及的,而他又不負眾望地一舉斬獲了當年新加坡金曲獎和隔年的臺灣金曲獎最佳新人,收獲了第一批粉絲。
趁熱打鐵,自是在所難免。
2004年6月4日,林俊杰緊接著發行了第二張個人專輯《第二天堂》(內地版稱《江南》)。這張專輯,讓他一躍成為小天王。
推薦曲目:江南、害怕、豆漿油條、美人魚
《第二天堂》即便放在如今來看,也絕對算得上JJ最重要的一張。
他的音樂因此有了中國風屬性。
而亞洲銷量再創150萬的成績,讓他成功躋身華語樂壇準一線男歌手,歌迷、獎項、人氣急速攀升。
就說一首《江南》,刷屏程度堪比S.H.E的《Super Star》,以鋪天蓋地之勢掃蕩了大街小巷。無數商演接連上門,點名指定要求演唱《江南》。
真正揚名立萬的,也是《江南》。
推薦曲目:一千年以后、木乃伊、編號89757
回顧樂壇的時候,會看到很多“一首歌歌手”。有很多歌手雖然唱了許多歌曲,但終其一生特別出名且流傳特別廣的,也就一兩首。
林俊杰并沒有成為這樣的人。
一年后的4月1日,JJ發行了他的第三張個人專輯《編號89757》,依然很優質。
摒棄了上張專輯最為流行的中國風,主打概念和故事性。
于是,《一千年以后》這樣的金曲應運而生,再次火遍全國。
從臺灣到央視春晚,林俊杰用實力說話。
當然,這一年作為第一個超女年,林俊杰和金莎合唱的《被風吹過的夏天》也不出所料地再次傳遍大街小巷。
推薦曲目:曹操、原來、你要的不是我
2006年2月17日發行的第四張個人專輯《曹操》,是JJ銷量最好的專輯,達到了200萬。
這張專輯的首創性意義,在于融合了搖滾曲風和中國風,將R&B和多種音樂元素巧妙結合,確立了個人風格,也進一步鞏固了華語樂壇地位。
這一年,林俊杰首次舉辦了個人巡回演唱會,暨2006“就是俊杰”世界巡回演唱會。
從鄰家新人王向流行小天王,林俊杰完成了第一次蛻變。
至此,他拓開了樂壇一個新篇章。
到第五張專輯《西界》發行時,林俊杰已然勢不可擋。在天津的簽售會上,以兩小時二十八分零九秒簽完了3052張個人專輯的成績刷新了當年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推薦曲目:殺手、西界、不流淚的機場
《西界》在內涵和完整性上下了功夫,表達了“在愛與恨、黑與白、善與惡之間,每個人心中都有西界,通往那個未知的自己”的概念。
但這張專輯不幸碰上了主打小清新的浪潮,錯過了歌曲的最佳時機。
那幾年,五月天的《突然好想你》和蘇打綠的《無與倫比的美麗》是當時的主流,市場的大流行。周杰倫的《我很忙》和王力宏的《改變自己》,以絕對優勢拿下了唱片市場的冠亞軍。
而他用心打造的十幾首歌,至今傳唱度不大,沒驚起太大水花。
事業的一次低谷,也讓他開始反思自己的音樂道路和音樂風格。
JJ還沒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音樂風格。
推薦曲目:小酒窩、期待愛、醉赤壁、愛與希望
可能是汲取了上一張專輯的教訓,2008年發行的第六張專輯《JJ陸》,重走大眾路線,挽回頹勢。
最舒服狀態,也締造了又一次小高潮。
快歌代表作《不潮不用花錢》,合唱曲目《小酒窩》《期待愛》《愛與希望》……同時,林俊杰擔綱音樂總監,自己全權操刀專輯創作。
自然,專輯銷量也是出奇地好。雖唱片市場不景氣,但在當年以200萬銷量和周杰倫不分上下,獲得了“第十六屆中國歌曲排行榜港臺地區年度最佳專輯”等多個大獎。
后來居上的林俊杰,在08年的人氣一度向周杰倫看齊。
一步之遙,跨過去也許就是成功和光環,跨不過去也許就是蟄伏和等待。
當所有人都以為林俊杰能成為華語樂壇又一個天王的時候,他陷入了失聲之痛的窘境。
本應是第二輪世界巡回演唱會“杰伴2009”,但因為遭受出道以來最嚴重的生理打擊——胃酸倒流侵蝕聲帶,幾近失聲。
那陣子,所有演藝活動全部中止,他也無奈在新加坡休養了上百天,經歷了“一度以為唱不下去的日子”。
試想,讓演員不演戲,歌手不唱歌,作家不寫書,這是多么傷人心的一件事情呀?
絕望,來得如此真切。
所幸他并沒有放棄。
100多天的時間里,他把自己比做一只繭,等待著破繭成碟。黑暗看不到光、開口唱不了歌的日子里,他寫了《第幾個100天》,也寫了《加油》《曙光》……
于是,暌違100天的等待,是臥薪嘗膽,也是磨難之后的凝結曙光。
我們也如愿等到了12月15日攜帶的第七張專輯《100天》。
推薦曲目:第幾個100天、加油、背對背擁抱
憑借這張《100天》,林俊杰實現了鳳凰涅槃。
次年8月21日,他在北京開啟了第三輪世界巡回演唱會“I AM”,年末發行了第八張概念自選集《她說》。
推薦曲目:她說,愛笑的眼睛,記得
主打歌《她說》和孫燕姿聯袂合作,廣受好評。
而其他幾首歌,則是多年前她為其他女歌手所作曲的經典作品。
“女歌男唱”的再度演繹,又添幾縷溫情。
伴隨著2011年第一份合約到期,盡管發專輯不久,但林俊杰的曝光率明顯大幅減少。
離開海蝶,加盟華納,林俊杰做了很多歌手都要面臨的抉擇。
如今來看,這個抉擇顯然是利大于弊。華納也給了林俊杰最好的支持。
但當時,并不是這樣。
質疑聲四起,很多人說他不紅了,很多粉絲出走,他在新老更替的關節點遭遇了人生的又一次質疑。
要不要繼續做音樂?
要做怎樣的音樂?
他要找到這兩個答案。
為此,林俊杰也做了不少嘗試,比如擔任電影《夏日樂悠悠》的音樂總監,創作了主題曲《Love U U》;比如,在12月31日,推出了第九張專輯《學不會》。
推薦曲目:學不會、故事細膩、那些你很冒險的夢
作為林俊杰加盟華納唱片的首張專輯,是他低潮潛伏期的真實寫照。
“學不會”,是一種探尋和叩問。
“學不會”,也是一種無解和自責。
所以這張專輯的歌大多低沉、神傷,歌曲大多記載著當時不同的抑郁心情。
推薦曲目:因你而在、修煉愛情、黑暗騎士
如果說《100天》是生理上不適引發的第一次涅槃,那么第十張專輯《因你而在》就是心理上矛盾引發的第二次涅槃。
在當年的成績,《因你而在》可謂是成績斐然,不僅創下了臺灣五大金榜華語榜單周銷售最高紀錄,年終銷量也位居第一。
而專輯中“有故事”的《修煉愛情》更獲得了Hit Fm年度百首單曲票選冠軍。
歌的故事,林俊杰說過幾次:
那是他16歲時,有位女友人向他告白,雖沒成為情侶卻變成好朋友,她還牽紅線讓林俊杰認識了當時的初戀情人。
然而在1997年,這位女友人搭上了南航的死亡航班,飛機在空中粉碎性解體,機組人員和乘客無一生還。
得知那位女友人隨身攜帶的行李中有一張自己的照片,林俊杰一時難以接受,將這段回憶封存不向誰提起。
也許因為當時太小,不懂該怎么去表達那種情感,也不敢去面對這件事。
后來,在他能夠正面這段感情的時候,他寫下了這首歌。
那是他真實的故事,也是歌的故事。
之后的歌,不管別人,林俊杰開始回到了內心的體驗,專注于真實。
這個時候,他的第四輪巡演“時線Timeline世界巡回演唱會”從臺北小巨蛋起跑。
14年2月16日,“時線Timeline世界巡回演唱會”登陸倫敦,JJ成了首位在倫敦開個唱的新加坡歌手。
接著,以制作人身份為陳奕迅制作的國語專輯《米·閃》;榮獲第25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成為新加坡首位獲得該獎項的男歌手;蠟像進駐新加坡杜莎夫人蠟像館。
涅槃之后,一切都越來越順風順水。
于是,2014年12月27日發行的第11張創作專輯《新地球》,依舊是好成績,直接蟬聯了當時臺灣五大金榜華語榜年度銷售冠軍。
推薦曲目:可惜沒如果、手心的薔薇、生生
不管是百轉千回可反復循環的《可惜沒如果》,還是和鄧紫棋合唱的《手心的薔薇》,都是專輯中毋庸置疑的經典。
好作品、高人氣,林俊杰越來越像一個引領樂壇的天王。
因此,哪怕是15年12月25日再度發行首張實驗專輯《和自己對話》,JJ也憑借該專輯三度蟬聯臺灣五大金榜華語榜年度銷售冠軍,當時《新地球》穩占榜單亞軍位置。
推薦曲目:不為誰而做的歌、彈唱
新實驗專輯首創流行樂壇先例,使用“人頭錄音”技術將聲音擬真,創造出龐大的空間感,打造“3D超立體環繞聽覺”。
在音樂性上,它絕對是超前的。
而主打歌《不為誰而做的歌》即便有許多人翻唱,但和原版相比仍相距甚遠。
在知乎上市場看到有人這樣評價林俊杰:“音域寬,氣息足,流行音樂頂級的唱功。”
這是他的先天優勢,不管是他不可置疑的高音,還是華麗絢爛的轉音。
他的作曲編曲才能,從他的創作可見一斑;他的現場live,被譽為“行走的CD”;他的為人,謙虛有禮,實打實的好人品。
但林俊杰斷然不是只此一點的。
從當初懵懂的小生到現在能在華語樂壇閃耀的天王,他的音樂屬性早已充分結合了自己的真實和歌曲的真實。
歌,是自己的歌,也是所有人的歌。
他就這樣一次次涅槃重生,成了無人質疑的我們的林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