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我為演講知識IP準備的材料,這次演講的主題是“改變”,提到改變,首先想到是自己33年來的進化與改變,我認為改變就是突破自己原有思維模式與生活習慣,打破舒適區,發現自己的潛能,讓自己變得更好。
改變,不安分守己的性格,有時候是一種天性,與生俱來
我從小出生在東北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從小到大,發現自己就是一個喜歡鉆研,不甘示弱,又不安于現狀的人,小到和伙伴們玩游戲,大到學習與考試,我一直追求做到最好,與朋友們玩游戲,記得當時我們男孩子喜歡玩兒彈玻璃球,我從剛開始菜鳥被伙伴們嫌棄,到成為周圍所有玩伴的第一名,他們不知道我自己在家里偷偷練習多少小時,有時候都忘記了吃飯;在學習考試中,我一直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從小學1年級開始一直保持班級名列前茅。
后來考到了市里的重點中學,這時才發現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并沒有想象那么好,失去了過去的光環,有一陣子情緒很低落,不論自己怎么努力地學習,也追趕不上年級前幾名,發現他們比自己優秀,同時比自己更加努力!那時我陷入了自卑中,當年我17歲,于是我決定要改變自己,學習優秀的學習方法,遇到做錯的題目,自己整理成錯題本;語文寫作不好,拼命的看書;別人晚上學習到十點,我學到十二點,就這樣經過半年時間,我成績漸漸回到年級前幾名,進入高中重點班級,重點班級的同學,80%的人都會考上一本學校,但是命運再一次折騰了我,高考當天,身體欠佳,發揮失常,最擅長的數學竟然沒及格,看到周圍很多同學拿著重點大學錄取通知書,考上了心儀的大學,自己內心不甘上個普通大專,決定復讀一年。在高中復讀的一年中,真是吃盡苦頭,比第一年高三更加努力,發誓一定要考上重點大學,平時成績比較穩定,但是老天又給我開了一次玩笑,在第二次高考中,發揮失常,沒有考出理想成績,當時巨大壓力,自殺的念頭從大腦中飄過,感覺對不起家人、朋友對我殷切期望,但痛定思痛,反思自己,自己一定要好好活,活出個的樣子來證明自己,于是我上了一個三本都排不上的本科學校,既來之,則安之。
通過這些經歷,我悟出兩個道理:
一、面對自己喜愛的事情,一定要專注下去,投入時間和精力,刻意練習,一定可以超越平常人。
二、面對無法改變的結果,殘酷的現實,唯有欣然接受,讓自己變的更強大,才能安然處置,要學會打好手中的爛牌。
到了大學里,從軍訓開始,我勵志要在大學4年生活要過得不一樣,大一時參加競選成為了班長,大二時參與創立社團組織(CAT,韶華網),競選學生會主席?,大三時拿到了兩次獎學金,自學考取了國家數據調研與分析中級證書,大四準備了考研,但考研結果由于單科成績受限,與理想大學擦肩而過。回顧大學里的四年生活,也算是豐富多彩,擺過地攤,發過傳單,泡過圖書館,通宵過網吧.....我是一個喜歡愛折騰,大學里也結實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唯一遺憾的是沒有談一場轟轟烈烈、風花雪月的戀愛,不過也確幸沒有談戀愛,才遇到現在的老婆:)
大四時找工作比較順利,由于專業對口,又加上富士康提前到學校招聘,班級1/2的同學都獲得offer,包括我自己,但是我當時放棄了offer,憑借自己能力,我走進人才市場,投簡歷,由于大學里獲得榮譽和證書很多,幾乎每家面試公司都可以拿到offer,儼然成為了一名面霸,最終經過三輪面試,我順利進入了一家世界500強公司外企,一做就是三年,從普通員工成為中國區最年輕的主任擔當,當年獲得韓國總裁頒發的總經理大獎Best Reward金牌,就在事業如日中天,準備晉升的期間,我選擇了辭職,辭職的理由是,公司生活太安逸了,結交的人際圈太小,我看到了五年后自己,提出辭職后,很多同事都很驚訝,也有人說我是不是腦子受什么刺激了,是不是傻?,但是我還是毅然決定離開這個舒適的公司,因為想到了溫水煮青蛙,我不想成為那只青蛙,等到老了,你想跳都跳不動了。
我不喜歡一成不變的工作,我喜歡與人打交道,同時也熱愛互聯網行業,在大學里就和幾個朋友創辦一個高校網站,現在也是本市最大高校媒體,從第一份500強外資企業工作辭職后,我選擇去了本市最大的一家數字互聯網公司,因為愛好和夢想在那里,我應聘的是一個銷售崗位,當時我沒有銷售經驗,面試時給招聘官展示過去的榮譽、自己強烈加入的企圖心,招聘官還是愿意給我一次試用機會,也非常感恩他給我的機會,我從基礎電話營銷崗位做起,經過7年時間,從普通員工-副經理-經理-副總監-總監,一步步成為一個大區市場總監,這七年也見證個人蛻變與成長,也成為了公司一個原始小股東,但是七年之癢,在2017年年初,由于公司調整,需要外派異地常駐,這時與家庭發生沖突,孩子小,家庭需要照顧,在工作與家庭平衡中,經過了左右思量,我選擇了后者,歸回家庭,放棄了公司原始股,我從一名市場總監成為一名全職奶爸,每天帶孩子去早教,一起學習玩耍,陪伴孩子一天天長大,這段時間我的感覺是最快樂的。很多認識的老板知道我從公司辭職后,紛紛向我拋出橄欖枝,可以投資合伙創業,近期也在和幾個老板洽談中,這一次次選擇與改變,都源自于自己內心一顆不敢平庸的心,借此也希望能認識更多優秀的創業伙伴。
說到改變最大還是從2016年7月份開始,意識到自己不足,我痛徹心扉開始改變,早起,運動,閱讀,自己已修煉好的本領有:1、早起的習慣,曾國藩說過:“ 勤字工夫,第一貴早起,第二貴有恒”,早起的時間,是我們不被打擾的時間,我們算算,如果每天我們早起2.5小時,一周就是17.5小時,一個月就是70個小時,一年就有840個小時,相當于我們一年中比被別人整整多了35天有效時間,為何不做一名晨型人呢?從2016年2月開始,我已經連續五點鐘起床400多天,雷打不動,風雨無阻,目前早起習慣已經固化成為身體習慣一部分,可以不費勁兒自然醒來。2、運動的習慣,我平時運動做的比較多,是跑步和平板支撐,跑步從剛開始跑500米就累的氣喘吁吁堅持不下了,到現在輕松跑完10公里,平板支撐從開始堅持不了30秒,到現在可以每次突破10分鐘,這些改變都來源與折騰的自己 3、閱讀習慣,之前一年看不上5本書,到現在幾乎一個月可以看上5本書,因為早起有時間了4、總結復盤習慣,過去沒有意識到總結復盤重要性,一次聽大咖課程講到,復盤占到整個學習效果70%,于是開始踐行每天反思復盤?,F在每天早起第一件事情都是寫效率手冊和總結筆記,總結昨日計劃執行,列出今天三個目標和清單,這些行為的改變,都源自于追求成長的不安分的心,當自己想偷懶了,想想我人生貴人張萌萌姐,她年紀輕輕都這么優秀了,還這么努力,自己有什么理由放棄堅持,愛非堅持,因為有了愛,把好習慣融合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生活才能更加精彩。
最后用一句話結束我今天的分享:浪花之所以美麗,是因為有礁石,?彩虹之所以絢爛,是因為經歷過風雨,生命也只有折騰,才能發現更多美好的可能,想要改變就馬上行動,從現在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