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對“正面管教”的不斷學習和實踐,真的發現跟孩子的關系越來越融洽,“戰爭”越來越少,以至于打卡越來越難了——沒有矛盾就沒有實踐,沒有實踐就沒有“文章”。所以今天就不寫和孩子的事,不過正面管教的溝通精髓和技巧可不止適用于親子,可以說它適用于任何人際關系,那今天就來寫寫和多爸之間的事吧。
今天我上班,多爸帶多弟,并且9點多該送姐姐去“學而思”參加一場數學競賽考試,出門前我再三叮囑他不能忘了,盡量早點過去。結果他帶著多出去玩還是給忘了時間,最后還是我電話提醒的,最終導致姐姐遲到了二十幾分鐘(一個小時的考試遲到二十幾分鐘,也是沒she了)。
回想整個過程,當時第一通電話里雖然感覺很不滿,但也沒有多說什么,就是提醒他忘了女兒考試的事,要遲到了該馬上回家,并提醒不要太著急要小心開車,反正已經這樣了,安全第一;同時打電話給女兒,告知爸爸正趕回小區,讓她理好東西帶上到車子旁邊等以節約時間,并告誡她不要對爸爸發牢騷以免影響爸爸心情,從而影響行車安全。這一通電話的關注點在解決問題,做得比較好,但是考慮到行車安全問題沒有誠實地表達情緒,當時的不滿被壓了下來。
后來等送到后,多爸來電,我在電話里有數落多爸,說他靠不牢,如此再三叮囑的事情都能給誤了,這就是當時沒有誠實表達情緒的后遺癥——當時的壓抑演變成了事后的指責。本來多爸他誤了女兒的考試還挺內疚的,但一聽到我數落,就覺得挺不耐煩的。想想也是,他帶兒子出去玩,也是為了給兒子更多的戶外活動,出發點是好的;接到電話后為了趕時間更是抱著兒子走了一大段路,也確實蠻累的。如果我當時不是先數落,而是先共情他:“抱著兒子走這么多路肯定累了吧!”再包容他:帶孩子出去玩是比較容易忘記時間的,不怪你。”再關注解決問題:“下次再碰到我交代你什么事,你設個備忘錄或鬧鈴提醒,這樣不容易誤事。”最后鼓勵他:“我相信你會從這次的事情中吸取教訓。”這樣,他應該不會有任何反感的情緒,只會覺得我善解人意。
所以說,學好正面管教融會貫通之后,不止是親子關系更好,夫妻關系等所有的人際關系都應該會越來越好,做一個越來越受歡迎的人應該是可預期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