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不少學校都開始軍訓了,今天在微信上也看到不少學校軍訓的消息。原本與我沒什么相干的學校,此刻因為你,我覺得倍感親切。
翻著新聞報道里一張張軍訓的照片,我竟默默希望能看見你的身影。滿屏的迷彩綠,那是我最熟悉,也最復雜的顏色。
每一個三年,我都要迎接這樣一群人,滿臉的稚嫩、好奇和憧憬,以及眼神里對我的期望。第一個三年我站在教室的講臺上,腦子里一片空白,我甚至不知道學校會將我們帶到哪里,我也不知道軍訓是個什么狀況。總要囑咐點兒什么吧,各種名言警句的往外倒啊。
面對即將開始的旅程,于我又何嘗不是充滿了未知和諸多的不確定。來不及收拾行李,和學生一道兒從學校直接被拉到軍訓基地。惶恐、忐忑、不安……太多復雜的情緒讓我提心吊膽,茫然無措。難嗎?是挺難的,我從一個“班主任困難戶”一路自卑好幾年。
第一次帶學生軍訓,有點黛玉進賈府的感覺,察言觀色,只管看有經驗的老師是如何做的。站軍姿時,看見旁邊老師不停地低聲鼓勵孩子們要堅持住。現在看我那時候“雞湯”體質就初露端倪,于是一股腦兒地把自己記過得勵志名言挨個兒地背了一遍。效果應該也有一些吧,反正從此這個用名言警句鼓勵孩子們堅持站軍姿的習慣倒是被我保留下來了。
哦!對了還有縫褲子。孩子們訓練強度大,再加上質量也一般,于是孩子們軍訓期間除了批閱軍訓日記,就是坐在樹蔭處給他們縫補衣褲。中午休息期間也總有孩子不停地往老師住的宿舍運送穿破的衣褲。說來真是有意思,剛剛相識不過幾天功夫,只因他喊我一聲老師,便代入感很強地以為“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了。
一年又一年,我竟也經歷了三次軍訓。
從軍訓開始,我們的命運便被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因為軍訓,讓我對看似頑劣的民謠歌手刮目相看,自此結下我們一生的友誼;因為軍訓,讓我對肥胖笨重的大佛由衷地喜歡;因我軍訓,讓我們第一次認識到“集體”這個概念。
老師做久了,再聽羅大佑的《光陰的故事》,便格外地有感觸。“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一個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青春……”流水一樣的時間帶走了我身邊一群又一群可愛的少年們。
今天,第一次走進新學校的你,是不是也帶了一個硬皮本,為新老師寫下第一篇《老師我想對你說》。走進新的教室,找到座位的一瞬間,抬頭看講臺,新老師一定會對你報以溫柔地微笑。只是,你有沒有像此刻我想起你一般地回憶三年前我們初見的那個下午。
我的“新歡”們在不久后的某個下午就要到來了,我想一言不合,我可能就要和他們聊起你,就像你和新同學聊起我一般。為你寫了那么多文字,哭哭笑笑,到底“曾經愛過”,又因為認真,故而認輸。
嘿!輸給你,有什么丟臉的!
新生活從軍訓開始,不要犯錯,不要惹教官生氣,不要耍小性子,吃眼前虧,我雖然已經成了你的“過去時”,可是,在我的心里沒有“人走茶涼”,只有曾經“愛過”。
我知道,你會回來看我,所以我不敢怠慢每一天。因為我不知道你會哪一天突然而至,所以,我需要每一天都準備好“等愛”的儀式。
嗨!親愛的你!老地方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