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里有親人病危,對于死亡,有點感慨,無關(guān)乎道德,無關(guān)乎親情。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關(guān)于死亡,我能第一時間想起來的就是這句話。自古至今,無論中外,賦予死亡以特殊意義的人太多太多。可是,人固有一死,能死得其所,不管是對死者被人還是身邊的人,肯定都是值得安慰的。只是,對于強加的意義,尤其是未經(jīng)死者同意擅自強加的意義,我覺得實在是惡心。逝者已矣,多加無謂的意義,能想到的作用除了安慰活著的人之外,實在想不出還有什么意義。為了安慰仍然活著的人,于是,死亡除了死亡本身,還連帶了一系列不必要的儀式。當然,你可以說,這樣做,死者的靈魂能得到超脫,死者在另外一個世界會覺得安慰。可是,真的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嗎?有誰知道?最終這些繁雜的儀式只是勞煩了活著的人,這是一種折磨,身心的折磨。親人剛剛離世,悲傷的時間都沒有,就要開始應(yīng)付一堆繁瑣的儀式,應(yīng)付一大堆遠沒有自己悲傷的人。
我一直覺得,作為一個負責(zé)任的病危者,或者對死后有安排的人,就應(yīng)該懂得體諒關(guān)心自己的人,在世的最后一段日子已經(jīng)勞煩了別人,死后何必再繼續(xù)折磨呢?當然,對于一個人生命的結(jié)束,無論在情感上還是道義上,都需要一個儀式來正式畫上句號。那么,讓這個儀式簡單點不好嗎啊?
推進爐子里一燒,然后把骨灰撒到大自然中。眾人閉眼默哀兩分鐘,然后揮揮手,就此別過。這樣不是很好嘛?你若是個有情有義的人,在世的時候必然會留下很多回憶,想記著你的人自然會不時想起你,不然,再多的復(fù)雜儀式,再多的道別過后,不消多久,你一樣被遺忘在繁忙的日常生活之中。
所以我說,如果以后我老了,或者身體有什么狀況了,自己立好遺囑,找個風(fēng)和日麗的日子,挑個自己喜歡的方式,默默地離開。不要給別人造成麻煩,更不要給別人造成痛苦。我會在我遺囑的最后千叮萬囑地勞煩我的親人朋友,把我送到殯儀館,然后再勞煩你們把我的骨灰撒到河里,樹下。不用給我立碑,也不用什么遺照(我從小就害怕這類東西,死后自然不愿再嚇到別人),逢年過節(jié)忌日,都不需要祭拜我。如果你們還真心愿意記得我,那我希望你能找出一些我們曾經(jīng)拍過的照片,我給你發(fā)過的信息,寫過的書信。向身邊的人談?wù)勎以?jīng)做過的傻事,然后一起笑一笑,如果,如果我真的能感應(yīng)的到,我會很開心,我死后還能讓你們笑一笑。
活著的時候,實實在在地活著,死后也不要讓他人痛苦。這是善良的。畢竟,活著的時候,大家都很忙。不是嗎?
人,理應(yīng)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