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產品經理去互聯網公司面試。
問題一:經驗
面試官問:“請介紹一下你們都做過哪些產品?”
產品經理A:“去年我做了3個產品,一個培訓的APP、一個美業的管理系統和一個政務管理系統。”
產品經理B:“去年我只做了一個產品,這個產品既包括管理后臺,還包括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我們每周都對產品進行迭代更新,現在每天的用戶訪問量已達到數百萬。為了讓產品更好, 每個月我們不僅會找外部的客戶進行溝通還會在產品內部進行復盤?!?/p>
問題二:溝通
面試官:“當程序員覺得這個產品的這個功能做不了的時候,你該怎么辦?”
產品經理A:“我會再去思考另一種解決方案,以研發者最輕松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p>
產品經理B:“首先,我會想辦法知道這個功能不能做的原因,詳細詢問研發人員的意見并主動去google搜索相關的資料,有時程序員可能是因為沒有接觸過有畏難情緒,若能提供一些技術的解決方案,研發人員大都會很感激,也就不會那么強勢了;若確實發現有困難,我會再尋找更多的解決方案,通過比較找出更適合的。”
問題三:管理
面試官:“那么,研發過程中你又想到新的需求了該怎么辦呢?”
產品經理A:“我會快速整理好新的需求,與研發人員溝通研發時間,盡早完成這些新的需求?!?/p>
產品經理B:“一般情況下,我不會打斷現在進行的迭代,有什么新的想法我都會先記錄到需求管理表中,等這個迭代快結束的時候統一進行需求評審。但是對現有的迭代有影響的功能,我確定好之后會先提出來,暫?,F有迭代中可能有影響功能的研發,盡可能地減少大家勞動成果的浪費。作為產品經理,需求變更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做的就是維持好之間的平衡。”
問題四:用戶
面試官:“你們做出來的產品沒有用戶用怎么辦?”
產品經理A:“公司一般的情況是再換一個產品繼續做,不能只依靠一棵樹生存。”
產品經理B:“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在產品設計的前期,我會把產品的設計原型發送給項目經理、公司老板、客戶等相關人員,主動和大家溝通交流,吸收多方面的意見,再對產品進行優化調整,最后拿出一個確定的方案之后再進入研發。產品研發的時候,我們做的第一個版本只包含產品的核心功能,是最小可用的產品,我們會拿這個版本給客戶用,再根據客戶的反饋不斷地進行優化迭代?!?/p>
面試官點評:
1,專注做一個產品,不斷地分析總結,讓這一個產品越來越好,比囫圇吞棗地做出很多沒人用的產品好。
2,遇到問題要先找到問題的原因,再想辦法解決,有的時候放棄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多吸收多方的意見,主動接受公司層面的監督,對于需要跨部門溝通的產品經理來說尤為重要。
3,產品成功,常常是更用心、更堅持的原因。需求變更是正常的,分情況處理不同的需求,并考慮公司的成本支出很重要。
4,產品的功能并不是越多越好,找到產品的核心功能點,圍繞這個點不斷地根據市場反饋做迭代優化,能更適應市場的需求。
最終,面試官選擇了產品經理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