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萬圣節,我國有寒衣節。寒衣節與春季的清明節,秋季的中元節,并稱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節”。在日本,妖怪的傳說五花八門、種類繁多,且貫穿了整個日本歷史。鬼怪電影并不是恐怖電影,也不是神話故事,它是一種源自鬼怪文化的產物。
伍、《愛麗絲夢游仙境》
影片講述了發生在愛麗絲上次夢游仙境的十三年后的故事,已經19歲的愛麗絲去一個莊園參加一個聚會,愛麗絲選擇了逃跑,她跟著一只白兔鉆進了一個洞,再次來到“仙境”。
這里依然是她童年來過的地方,一切都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有著奇妙的黃色瞳孔的瘋帽子先生率先歡迎了愛麗絲的到來,而專斷兇狠的紅桃皇后依然尖叫著要砍掉其他人的頭,甚至連自己的妹妹白皇后也不放過。在雙胞胎兄弟的幫助下,愛麗絲逐漸地恢復了記憶,她將在這個童話般的奇妙世界里重新審視自己。
肆、大魚海棠
大魚海棠,一開場就提到,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這是古書記載,這是莊子所說。
以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學派提倡無為而治,然而,開篇看似推崇道家思想的大魚海棠,實則并非主張自然無為,它在講述的,卻是一個逆天而行的故事。
居住在神之圍樓中的女孩椿在十六歲生日時去人間巡禮,回程途中被網困住,人類男孩鯤為救她,卷入海中漩渦,落入深海死去。
為了報恩,椿不惜用自己的一半生命換來鯤的靈魂,逆天而行,與鯤性命相連,歷經重重困難,終于讓他獲得重生。
在椿的身上,凝結的是我們華夏兒女的剛性與血性,柔弱的女子,為了報恩,公然與天命作對。當靈婆對她說:“逆天而行,是會受到懲罰的。”她不畏懼,也不猶豫。用自己最寶貴的,去換取鯤的靈魂,她是無悔的。
這時,她女子的柔就轉而為剛,堅強又執著。
因此,椿才會對已化為魚的鯤說:從認識你,到跟你性命相連,我從沒后悔過。
叁、捉妖記
《捉妖記》的硬指標應是《喜洋洋和灰太狼》和《豬豬俠》這些國產片無法相比的。這部劇情故事脈絡清晰。從天蔭不小心懷上了即將降世的大妖王,助產婆兼保鏢小嵐力保小妖王誕生。從陰差陽錯的懷孕到陰差陽錯的角色設置,就知道這部片子走的是喜劇路線,故事中的男子生孩子也是比較招人喜歡的。在劇中導演許誠毅讓最大的大反派葛千戶是一個冒充人類的野心勃勃的妖,讓葛千戶承擔了所有的矛盾沖突。讓最大的沖突變成了人和和妖和反叛妖之間,并沒有把沖突直接轉到人和妖的身上。這很聰明,也很仁慈!本文并沒有刻意的去表現人妖大戰,而是從亂入人間的小妖王入手。小妖王的人物性格也從中凸現出來。長的有點像天線寶寶里面的依古比古或瑪卡巴卡的小妖王胡巴一直重復“胡巴胡巴”,雖然沒人聽得懂它在說什么,但卻可以讀出它的天真。它是一個肉食動物,可是它可以為了自己的“爸爸”改掉肉食的習慣,改吃素食。可以看出它愛它的“爸爸”,更可以看出它作為一個幼兒所具有的童真。天蔭把小妖王塞到水果袋里“補子彈”時,相當的引發了觀眾的驚奇以及觀眾無限的遐想。自帶笑點的臺詞并沒有刻意的迎合觀眾,有趣的細節處理也沒有流俗的搞笑情節。胡巴這一形象由許誠毅和他的團隊結合諸多文化元素精心塑造而成。這一形象的塑造,啟發我們挖掘形象背后所蘊含的主題。
貳、千與千尋
宮崎駿作為第一個將動畫升華到人文高度的人,看過他的動畫的人無一不為之震撼、回味。這部一篇告訴我們:真誠(千尋對待身邊所有人)、執著(千尋為了救出因貪念變成豬的父母)、勇敢(面對丑陋邪惡的錢婆婆)、信念(白龍和千尋)。強烈推薦你們看,它告誡我們的東西很多!大概是宮崎駿老師的最后一部力作吧,最喜歡的意境和創意,既有感動又有反思(給河川之神沖澡那一段,流出的垃圾,很好的反映了現實生活的環保問題),結尾雖然千尋回到現實與白龍分離有點不盡人意,但正因為這樣才給我們留下無限的追憶和遐想~~
壹、天書奇譚
天宮“秘書閣”執事人員袁公乘玉帝赴瑤池聚會之際,擊開石龕門,私取天書下凡,將天書文字刻在云夢山白云洞的石壁上。袁公因泄露天機,觸犯了天條,玉帝罰他終身看守石壁天書。一天,袁公踏云巡山,路遇一群天鵝,天鵝生下一個蛋,袁公用法術將天鵝蛋化為人形,取名蛋生。為了將天書傳于人間,他囑咐蛋生等白云洞口香爐升起彩煙,帶上白紙,拓下洞中石壁上的天書。蛋生按袁公囑咐拓下了天書。袁公又指點蛋生勤學苦練,運用天書為民造福。蛋生攻讀天書,治蝗救災,為民除害。三只狐貍精恨蛋生妨礙其作惡,耍陰謀竊去天書,勾結官府,禍害百姓。蛋生追索天書,與狐貍精多次斗法。當蛋生與狐貍精爭奪天書時,袁公到來,他收回了天書,從懷中掏出白色石鏡,將狐貍精壓死在云夢山下。袁公自料難逃天庭法網,把天書交給蛋生,囑他趕快把天書文字記在心里。然后袁公用一把神火將天書燒盡。霎時雷電交加,玉帝圣旨下達,將袁公擒歸天庭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