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1-OSI

計算機網絡1-OSI

1. 分層體系結構

2. 分層通信

  • 層之間的接口

    這些數據和網絡信息之所以能夠在發送設備中一層向下傳遞,同事又能在接受設備中焯層向上提交,是因為每對相鄰的層之間有一個借口。每個借口定義了該層必須向它的上層提供什么樣的信息和服務。定義清晰明確的接口和功能可以是網絡模塊化。

  • 層的組織方式

3. 各層簡介

物理層

  • 接口和媒體的物理特性
  • 比特的表示
  • 數據率
  • 比特的同步
  • 線路配置
  • 物理拓撲:網絡狀 星狀 環狀 總線
  • 傳輸方式 單工 半雙工 全雙工

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把物理層轉換為可靠的鏈路,它使物理層對上層看起來好像是無差錯的。

  • 組幀:數據鏈路層把從網絡中接收到的比特流轉換為可以處理的數據單元,稱之為幀
  • 物理編碼
  • 流量控制
  • 差錯控制:數據鏈路層增加了一些措施來檢測并重傳受損傷的幀和丟失的幀。
  • 接入控制

網絡層

網絡層負責把分組從源點交付到終點,這可能要跨越多個網絡。如果說數據鏈六層監督的是同一個網絡上的兩個系統之間的分組交付,那么網絡層則要確保每個分組從源點出發并最終抵達目的地。

  • 邏輯編址
  • 路由選擇

運輸層

負責完整報文的進程到進程的交付。進程是運行在主機上的應用程序,網絡層管理的是單個分組從源點到終點的交付。

  • 服務點編址(端口)
  • 分段和重裝
  • 連接控制: 無鏈接 面相連接
  • 流量控制:端到端的流量控制,不是單個連路上的流量控制
  • 差錯控制:端到端的差錯控制。

會話層

  • 對話控制
  • 同步

表示層

  • 轉換
  • 加密

應用層

  • 網絡虛擬終端
  • 文件傳送,存取 管理
  • 郵件服務
  • 名錄服務

總結

以后的篇章主要圍繞tcpip協議簇進行介紹。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