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這個時代雞湯文如此盛行?
翻看如今的閱讀平臺,從微信公眾號到一些閱讀app,熱門或首頁的大部分都被“男默女淚”“99%的人都不知道”“這樣的人才是真的愛你”“TA不喜歡你的表現”“回扇命運的巴掌”“我是如何從一個月薪2000到年薪一百萬的”......這樣的雞湯文刷屏。
那么,為何這個時代,雞湯文如此盛行?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自媒體時代的到來,人們從看書到看手機,自媒體人也層出不窮地在各大閱讀平臺渴望占據一席之地。?時間逐漸碎片化也使得題目“吸引性強”多么重要。于是,一個個標題黨浮出水面,相似的題目,相似的內容,當人們習慣這個套路又產生出了新的套路。
當然,雞湯文的盛行還是這幾年,主要表現為兩種:
一種有關愛情。越來越多的文章教你如何去愛,也正是反映了這個時代越來越缺少愛,或者說越來越不知道如何去愛。那些文章像是教小孩子學習一般,告訴你,他如果愛你會怎么做,什么樣是真的愛你,你應該找一個什么樣的人,面包和愛情的充分必要關系......當人們談論“喜歡”這個詞,有人說“喜歡是放肆,而愛是克制”;也有人說“撩是肆無忌憚的,喜歡是小心翼翼的。”當人們談論“婚姻”,有人講“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也有人講“不講究”,于是又有人提出來“你憑什么事事不講究”。
什么時候,愛情變成了一種教科書?
過去“從前慢,一生只愛一人”,先前王小波“愛你就像愛生命”,而如今“愛,是應該這個樣子的。”
“愛情”似乎是古今中外永遠的話題,從中國的《關雎》的“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到國外的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盡管他們的關系不算完美,存有缺陷,但他們兩人將永遠代表年輕的面孔和堅定不移的愛。”我們從聽別人的愛情故事,感動并歌頌,到如今,很少有人聽故事,他們只去“學習”。
一種有關成功。那些茫茫人海的人,追逐著渴望著,用雞湯來支撐自己搖搖晃晃的靈魂。隨著網絡遍及,越來越多的人有了一夜翻身的機會。隨著時代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有了追逐的理由。于是他們忙于生活,忙于追逐。網絡上“我是如何XXXXXX走上成功之路的文章”屢見不鮮,他們告訴你,要努力,要勇敢,要有目標,后來變成了怎么樣才算是努力,邁出第一步的重要,設定目標的方式方法。
其實,這些我們都不懂嗎?
從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都知道,這些道理,從古至今,我們都懂,我們依舊一遍一遍地看這些用文藝句子寫出來的雞湯成功學,只是因為自己心有余力不足或者那顆搖搖晃晃的心。
無需走進故事,無需沉下心,無需知識底蘊,只需要隨意翻閱,然后喝完一碗雞湯,這可能也是這個時代的縮影吧。
過去人們寫文章用于描寫自己看見的景色,講述自己身邊的故事,抒發自己心里的抱負。讀者讀著讀著,找到自己的影子,然后繼續生活。
如今人們為了寫文章而寫文章,用議論文的慣用手法,論述論點。讀者讀著讀著,早已忘了怎么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