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變形計》

連看三集變形計,講真一開始的確是出于戲謔,沖著“社會我麗姐 人冷路子野 社會我穎哥 人慫話還多 ”的段子去看的。

然而片刻的歡愉之后卻陷入沉思。當桀驁不馴的城市男孩陳新穎遇到湘西山村霸道的小女孩,激烈的矛盾沖突暗示著戲劇性的開始。麗姐火了,我想是因為她突破了《變形計》中農村孩子羞澀拘謹的人設,滿足了各位看客的需求,反轉,逆襲,獵奇這些元素從來都是人性所追逐的。而陳新穎圈粉無數,也是有跡可循。他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孩子,但他身上有著人性的閃光點。忤逆媽媽,只是渴望家庭的溫暖。不像其他變形計城市主人公,面對衣食無憂的生活想激起點波瀾玩玩。我們看到他對于父愛的渴望,他提行李時不情愿卻依然自立(張迪與之比較相形見絀,實在是不喜歡他,又懶又自私,就想著投機取巧,干什么都有目的),對那個幾歲小女孩的遷就與忍讓很讓人感動。很心疼麗姐,所有兇悍暴力的行為背后是長久以來對愛的缺失下不得已的選擇。除了用大哭大鬧和強悍的外表當做殼來偽裝自己,那個幾歲的女孩面對相依為命的哥哥的離開無依無靠的她還能做些什么呢?倔強任性暴力的張水麗身后是中國多少留守兒童說不盡的無言心酸?。⌒U不講理花式暴走,嚎啕大哭,滿地打滾,卻在陳新穎點不著火時找人幫忙,揚言要打死他,也只是輕輕一點……幼稚和成熟同時出現在這個幾歲的小姑娘身上。而陳新穎與張水麗之間的關系仿佛就是陳新穎的媽媽和他一樣,一個百般討好,一個百般刁難……相信最后他一定能懂得媽媽的不易。

不知道該如何評價《變形計》這檔節目,城市里的孩子有些搖身一變成了明星。而和他們同時出現在我們視野里的那些農村孩子卻淡出了我們的視線,我們記得李耐閱記得李宏毅可有誰記得那一個個農村孩子的名字?盡管他們曾刺痛我們的雙眼!人為編造的一場美好的幻夢破滅以后他們的人生又會有怎樣的影響。過早的承受著生存的壓力,然后在我們喧嚷著打著善良的旗號下殘忍的把現實的面紗揭開,將現實赤裸裸血淋淋的展現給他們。我看到張水富在機場找不到出口的無助,我好想狂吼“請問工作人員是吃屎的嗎?為什么就沒人領著他啊,他才十歲,他哪里見過大城市的樣貌, 想想十歲你家孩子能干什么?為什么十七歲的人都有人帶路,十歲的孩子就沒人管……”還有張水富給那個小胖子在教室外道歉一幕,“對不起”三個字在他嘴邊流轉著躊躇著,我理解他內心的掙扎和艱難,眼睛泛酸……越寫越氣!我為什么要看這個節目呢?我也是這種悲劇的制造者之一。

農村和城市的確有差別,農村沒有摩天大樓,沒有高檔的商場,沒有一系列的現代化設施……但農村也有農村的好處,青山綠水相伴,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又是城市里身處鋼筋水泥之中的人們永遠無法體驗的。很喜歡張水富,十歲的他,有擔當,有責任心,不卑不亢。坐飛機時他說“原來飛機和火車也沒什么區別”,來到新的班級時他說“我去年是我們班的第一名”。為什么一定要把農村孩子刻畫的慘兮兮唯唯諾諾呢?同樣都是人,生活無非是在滿足基本的吃喝拉撒睡之后尋得精神情感上的慰藉。我不認為農村孩子有什么值得自卑的,城市孩子又有什么值得驕傲的。然而現實總是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譬如產生了《變形計》這種扭曲的節目,和我這樣的觀眾。希望無論是誰,都能看清生活的本質,不要被現實蒙蔽雙眼。但很擔憂年幼的孩子心理上是否承受的這樣的突變,畢竟太小了,無論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沒有辦法得到足夠的補給。越寫越覺得自己可惡!!!我也是幫兇。

罷了罷了,以后不看了。真心希望國家,社會各界的成功人士能夠給予偏遠地區更多的關注,不是給他們錢那么簡單粗暴而是能解決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的工作問題等等等……唉,牽扯到留守兒童,社會底層,農村城市,階級差異這些敏感的詞匯 ,我無法準確表達自己內心紛繁的感受。

其實《變形計》這檔節目并沒有錯,錯的是這個社會,是我們這些看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