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2018.1.15
早上從南京路出來,吃昨天晚上吃的那家湯包餐廳,蟹黃包,咖喱牛肉燴面,芹菜混沌味道都一般般,湯還可以。混沌好大個,和重慶的餃子一樣大。后面就在一直趕路,坐輕軌半小時,走路40分鐘。對了,換日元還得要當地銀行卡,我還以為建行全國都可以呢,辦的人有點多,打電話問領隊說可以到日本直接刷銀聯卡取現,歐西,那就去碼頭吧。
登船的人真是好多呀,運氣不錯,直接就見到了金馬哥,著急辦理登船手續,也沒有扯著他多聊。但身邊的人很多都在談論區塊鏈,隨意一瞥看到旁邊一個大姐在查看imToken錢包,有500多萬區塊鏈資產,嘖嘖。船上的服務員基本都是外國人,少部分會點點中文,有部分還挺有趣,在自助餐廳點餐的時候
今天最大的感受就是身邊的人討論內容的急劇變化,前幾天在我們小縣城,給人說區塊鏈比特幣的話,第一反應是傳銷,相信我的人覺得可能是啥不明覺厲的高科技玩意兒;而這,過安檢有人說瑞波,吃飯有人說eos,拍照也有人說eth,我特么難道進了傳銷大窩點? of course not。
晚上欣賞肩上芭蕾等節目,靠體力吃飯的人還真是蠻辛苦的,各種高難度動作,我都為他們捏把汗。
公海2018.1.16
區塊鏈
魔都劇院的演講挺多,有關于區塊鏈的演講、也有項目路演。有火幣蔡凱龍、BTC123尚小朋、伯恩資本褚浩、ZB吳華偉等一群大咖,雖然我都不咋認識(打出以上信息也是從會刊上抄過來的),但是聽起來還是很吊的樣子。
一系列演講有個基本的共識:區塊鏈是信用之源,價值之王。
還有另外一個感覺-亂。踏實做事的人真的很少,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沖著“財富再分配”來的。
尚小朋講到經濟的本質、人的本質,結合起來就是政治,政治的本質是戰爭。
再說我國歷史上的幾次財富再分配:
1,最開始的口號:打土豪,分田地
2,1949年私有變共有
3,1978年改革開放
4,1998年開始的房地產變革
5,2018年區塊鏈
還有一個新概念-抄幣團。
關于泡沫,比作啤酒,有泡沫,也有酒。
褚浩:投資就是投人,有結果的人。
無界我個人不太喜歡,原因如下:
1,演講者開頭講的他們團隊在路演期間,部分成員家中有事,而為了“偉大的事業”放棄與家人相處的重要時刻--父親病危、孩子出生等。這些事被他標榜成“一個做事的團隊”。我認為倡導 犧牲個人利益迎合集體 是一種糟糕的企業文化,而一個團隊有沒有做事,拿出產品來就行了。
2,BDStoken可作為賭博籌碼,變相結算以規避法規,他以為做得很巧妙,我想他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3,演講者無意中說到可以將錢包備份放到“網盤”“微信收藏”,我認為這是安全意識淡薄的表現。
還有個有趣的事,演講的從業者有很大部分是國外的團隊,而觀眾多數是中國人,所以在演講的時候基本都有請翻譯,而BTP作為一個中國團隊,竟然在最后跟我們講英文。
據說他們本來是準備去歐洲路演的,然后PPT等準備的材料都是英文的,因為時間行程改變,沒來得及處理。當然,這是可以理解的,不能理解的是拿個英文ppt、面對中國觀眾、講英語,我一度懷疑她是不是事先背的稿子,然后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啥。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被觀眾嚴厲批評,很多人立馬就走人了,說實話-真特么不靠譜。
注:很多演講者沒有PPT(設備故障的時候)竟然講不出來,都特么是些啥啊?
游輪中庭
6樓餐廳有大提琴表演,感覺不錯,表演者似乎很喜歡拉《我愛你,中國》這首歌,當然,質量也不錯。
晚間5樓有舞會,不得不得說,娛樂部很會帶動氣氛,雖然只是作為觀眾,也是很盡幸。Money is cool boy
福岡2018.1.17
購物日,上岸后轉了三個點,一、買;二、買;三、買。
時間短暫,只是逛個商場,看來的確是游輪上過日子,要去玩還得另外找時間去比較合適。
日本的醫療
據導游說,日本的醫療制度很好,好到想死都難。
日本的醫院以專科醫院為主,就像咱們的診所,但其實力與大醫院相當,且更賺錢;這遍的大型綜合醫院一般人進不去的,只能是由專科醫院先治療,無法治療的會開轉診單到大醫院,所以大醫院基本是解決疑難雜癥的,平常感冒發燒啥的小問題都是去專科醫院。
且,專科醫院的準入門檻很高,得幾代人從醫才有資格開,有點像世襲制,父親從醫,子孫也從醫,同時還要很大的資金來經營。
日本的產品
電子設備是全世界頂尖的,比如電飯煲就極好,導游十年前買的,用了這么久現在還跟新的差不多。
藥品,因為提純技術頂尖,所以藥品的質量也是頂尖的,比如魚肝油,美國的40%,另外個國家70%,日本的99.9%,他媽的小鬼子是真的去捉鯊魚來提的。還有鯨魚也不例外。
化妝品,同理,精益求精,我們就買了些。
2018.1.18-007戰友匯聚光明頂
白天聽了一天的項目路演,然而大多數都是垃圾,不必贅述。
收獲最大的是晚上的007聚會。總結一下有以下幾點收獲:
一、信心得到極大增長
關于區塊鏈、比特幣的龐氏騙局思考,給身邊的人安利區塊鏈,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騙子,甚至傳銷。說實話,我當然不同意的,但我也沒有有力的反駁依據,總不能詳細講比特幣白皮書吧?有時候對自己的判斷也有些懷疑,畢竟這些東西不是實體。但今天,我發現,咱們007的這批人,這批在游輪上的對區塊鏈有認識的這批人,有兩個共同的特點:
A,大家都是自己生活圈子當中相對優秀的那一部分,這一點的依據有兩點:一是很多戰友都做了分享,從大家分享的內容--有條理、有溫度、有理想、有邏輯、有干貨是可以看出來的。二是有位深圳的戰友鏈接了很多,他每天早中晚餐都主動的找別人聊天,并發現大多數人都是自己生活圈子中優秀的那一部分,這算是實地調研的數據支持。
B,對區塊鏈都很看好。對于這項技術的未來,90%都是有信心的,同時有好幾個戰友都是辭職專業干這個,還有一些在辭職的路上,或許我就是其中之一。哈哈。真的有點想辭職的呢,不過辭職專職抄幣明顯是不靠譜的,其他的路暫時也沒找好,所以還是先不著急。
二、同時又感到極度自卑
各位戰友的分享讓我感到很自卑,我即沒技術、也沒產品、甚至連辭職的勇氣也沒有,跟大家相比,就一純屌絲。我竟然還一度以為在自己生活的圈子中還不錯,因為不僅工作穩定有面子,還通過區塊鏈投資賺了一二十萬,要知道我的年收入也就六萬左右,兩年時間存八萬塊錢的人都是被人極力夸贊的對象,嘖嘖嘖,說自己是井底之蛙,非常恰當。
曾經以為財務自由是很多人追求一生都難以達到的高度,但是咱們船上財務自由的人一茬一茬的,隨便問個大媽都是幾千萬,我真的感到很自卑。因為我愿望僅僅是一兩百萬。
三、財務與自由
財務與自由有聯系,沒有錢沒法自由,但個人認為這兩件事得分開來看。
前面說到船上很多人資產幾千萬上億,甚至還有個俱樂部,準入門檻是一億美刀,尚小朋等幾位大咖都是其中的會員。
要說錢,看起來他們這輩子是很難花完的,但是他們并沒有放棄工作去養老,而是投身區塊鏈做事業,或者賺更多的錢。
火幣的專場時間,主持人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你有100億,你會干什么?有人回答做慈善、給自己買保險,而我的自己心里也有一個答案,我要不了100億,我也沒有能力去匹配這個巨大的財富,我想有些錢,但最多也就150萬那個樣子。
50萬在重慶買套房子,付首付公積金貸款買;然后50萬+3年時間用在尋找愿意為之奮斗一生的理想,最想考個研究生,金融系;最后50萬作為理想啟動資金,或者投資資金。
如果這三年沒找到,那就還是考公務員、教師等穩定的工作,過個普通人的生活。當然,我認為是能找到的。
再此之外的99億多,我認為自己是不配擁有的,你說做慈善好,是不是真的好,我持懷疑態度,羅胖的跨年演講中講的那個給非洲免費發放帳篷的事就是個例子,做慈善并不是單純的、簡單的給錢那么簡單,所以我發現,我連做慈善的資格、做慈善的實力,都是沒有的。
金馬哥在最后的分享中也提到這一點,很多人的財富得到極大的增長,而其能力、其認知水平--配,或是不配,this is a 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