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惠妃生前被李隆基稱為知己,死后李隆基因此郁郁寡歡,日夜寢食不安,后宮雖有很多美人,但沒有一個能使他非常滿意的。
這時就有人拍馬屁獻言說你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楊玉環美貌絕倫,艷麗無雙,于是唐玄宗就不顧什么禮義廉恥,老不要臉的把兒媳婦楊玉環招進宮里,當年是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唐玄宗52歲,楊玉環22歲。
這個楊玉環能被后人稱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肯定是有很大資本的。她自小家庭優越,有良好教育環境,使她具備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歌舞,還會彈琵琶。
面對唐玄宗,楊玉環使出渾身解數,歌伴舞、舞配歌、再把樂器來個遍,回眸一笑,千姿百態、嬌媚橫生。
楊玉環的22歲年齡,正是蜜桃最熟的時候,頓時讓唐玄宗垂涎欲滴,感覺前半生白活了,再看后宮擁有的三千妃嬪全是庸脂俗粉,都比不上這一個,于是兩人合演了一場凄美的愛情悲劇。
為了名正言順的把楊玉環長期霸占,唐玄宗刷個手段,把楊玉環強占為己有并賜了"貴妃"名號,楊玉環也正式開始在唐玄宗的風流艷史記錄上刻劃了最精彩的一筆。
這一對老夫少妻到底有多恩愛,從五十多年后白居易寫的一首被譽為千古絕唱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上半部分就可知道:
你看楊貴妃“云鬢花顏金步搖”,與皇上每晚“芙蓉帳暖度春宵”。陪皇上到華清池泡溫泉,洗完澡后如出水芙蓉軟弱娉婷,看的皇帝春心萌動,荷爾蒙爆棚。
唐玄宗被楊玉環迷得神魂顛倒,總覺得春宵苦短,逐漸怠慢朝庭事物,縱情聲色專寵楊貴妃,從此再也不開晨會聽大臣匯報工作了。
天天讓楊貴妃“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后宮中妃嬪只有她獨享皇帝的恩寵。“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我咋感覺有些反轉,怎么看唐玄宗都像是楊玉環的專寵,這李老頭子的身體受得了嗎?
隨著楊玉環得寵后,她的兄弟姐妹也一個個也都當官了,楊家光宗耀祖令旁人羨慕,搞得當時家家羨慕都想生個女兒。這可能算是楊玉環此生最大的貢獻,多少改變了一些自古以來老百姓就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
李白有《清平調詞三首》來形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 ? ? ? ? ? ? ? ? ? ? ? 其二:“一枝紅艷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 ? ? ? ? ? ? ? ? ? ? ? 其三:“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唐玄宗有了楊貴妃后,就住在驪山華清宮內,終日欣賞著輕歌曼舞,把朝政扔給了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重用安祿山,結果導致756年發生了安史之亂。
《長恨歌》后半部分也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以悲劇收尾:
聽到叛軍打來的消息后皇宮內雞飛狗跳塵土飛揚,唐玄宗匆忙帶著大批臣子美眷向西南四川逃亡。
車隊走走停停,往西出了長安到了馬嵬坡,逃亡大隊停滯不前了,群臣個個群情激憤來找唐玄宗,都說這場亂子是楊玉環這個禍水引起的,要求賜死楊玉環,唐玄宗被群臣逼得無可奈何,只得眼睜睜看著楊玉環在馬嵬坡下上吊身亡。
叛亂平息后,重返長安的途中路過馬嵬坡,當時的情景唐代詩人鄭畋在《馬嵬坡》中寫道:“玄宗回馬楊妃死,云雨難忘日月新。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詩中對玄宗既有體諒,也有婉諷。
回到都城,看著舊景,唐玄宗睹物思情“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在晚上看著宮殿中流螢飛舞,孤燈油盡仍難以入睡。“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幾百年后清朝的納蘭寫的《采桑子》“誰翻樂府凄涼曲,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不知何事縈懷抱,醒也無聊,醉也無聊,夢也何曾到謝橋。”是不是可以拿來形容此時唐玄宗的心情。
楊貴妃死后,唐玄宗日思夜想。
有個能招魂魄的道士,被唐玄宗思念貴妃的情意感動,夢到海上有一座被白云圍繞的仙山,里面有個叫太真的仙女,肌膚如雪貌美如花,好像就是皇上要找的楊貴妃,趕緊過來報告唐玄宗說:有位“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的仙女托我來看你,她“含情凝睇謝君王”,托我深深謝過皇上還念著舊情,還帶來了鈿盒金釵給皇上做個紀念,別忘了當年只有皇上與我知道的山盟海誓“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長恨歌》中連神話傳說都有了,為了描寫這段愛情白居易也是蠻拼的。
唐玄宗有文才、懂舞蹈、會樂器,人又相貌堂堂,加上皇權在握,這一切都成為唐玄宗把妹的資本,在后宮塞滿了各色女人,據度娘說嬪妃宮女有4萬人,歷史上記錄在冊的有名姓的40多人,與這些女人共生下兒子30位,女兒29位,真夠令人咋舌。至于趙麗妃、楊淑妃、武賢妃、劉華妃等人,歷史上記載的不多。
還有一個頗受爭議的女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梅妃江采萍。
歷史上有這個梅妃這個真人還是暗指當時的某個嬪妃現在也沒個定論。
據說這位梅妃當時也很受唐玄宗寵愛,被賜為東宮正一品皇妃。這個梅妃也是一名才女,還著有《梅妃傳》一書。
可楊玉環來了后,她也失寵,在《梅妃傳》中寫了篇《謝賜珍珠》“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污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以梅妃為首的后宮眾佳麗因吃醋和楊貴妃鬧出了好多事,后被貶入冷宮,在公元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唐玄宗逃難時都沒帶冷宮中的梅妃。
梅妃因自小喜歡梅,性格也如梅般傲骨,于是白綾裹身投井自盡,從此一名長于詩賦,精通樂器,善歌舞,琴棋書畫無所不通的才女香銷玉殞。
唐玄宗712年當皇帝,因安史之亂于756年退位,太子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762年病逝于長安,終年78歲。一生與多位女人有牽連,但與楊貴妃的愛情最受后人傳道。
杜甫曾在《哀江頭》里這樣形容唐玄宗與楊玉環:“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人生有情淚沾臆,江花江草豈終極!”。
白居易寫的《長恨歌》也為后人留下了像“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等膾炙人口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