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八月底,第一次接到班主任工作的通知開始,我便一直在網絡上注意收集班主任工作大事小情的方法、妙招,尋求最佳工作方法。后來有幸加入新網師學習,更有幸參與學習李鎮西老師的教育和民主課程,我才得以真正了解和走進班主任工作。
在自己的求學之路印象里,班主任一直是他人不可抗、百分百服從的權威形象,但拜讀了李老師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書后,第一次聽說班主任也可以通過民主管理贏得學生的真心,而且我也正在工作中悄悄實踐。
從目前我對班級民主管理尚且粗淺的理解和體會中,我認為民主管理的關鍵是須有一顆充滿對學生愛的真心。
任何個體的成長都是緩慢而有規律的過程。一棵參天大樹從一粒種子的萌發到枝繁葉茂,甚至需要千百年的時日。對于一個人的成長綻放,我們更應該有這般耐心和愛心來靜待花開!
老師應該無時無刻不想方設法,用欣賞的眼光去觀察、對待成長中的孩子。因為即使再“劣跡斑斑”的學生,其內心深處也會有一處是美好的,至少會有那么一刻是散發著“成為一個好人”的意愿!如果教育者能抓住這一閃而過的寶貴情結,用我們的愛心施以有效的干預,這份真誠的行動會引導教育者走向真正的班級民主管理。
愛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民主管理的關鍵。當看到學生違反各種紀律,甚至自己在班里管理失誤時,我們都能用正面、積極的態度來看待和解決,這樣會在學生和老師間形成一種和諧自然的有利關系。這種用心靈贏得心靈的關系最牢固也最持久。
蘇霍姆林斯基強調,教育是全面和諧的發展,教育學首先就是人學,必須注重人本身。當我們把學生看做獨立的個體,用真心去分析,就會在班級各項管理中做出最適宜和有效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