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說,父母在不遠游。但在我尚且年幼之時,也已經遠游過不少地方了。這種額外的支出,我父母想來是不給予補助的。但他們也羨慕。父親向來是不羨慕那些旅游的人的,他覺得左不過是去別人過膩的地方,去過過新鮮日子,不如自己的好日子來得舒坦。但他羨慕我,羨慕我夜晚宿在半山腰的禪院里,晨起又去古佛前喂小鹿,傍晚又宿在和式大院里。隱忍著羨慕,總結上一句“也得是我的(重音是“我的”)女兒,才這么會玩兒”。但在別人眼里,他何嘗不是個愛玩的主。
父母早幾年便離異了。我也年齡不小了,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影響,只是一家三口分散在世界的三處,唯有前一陣我不得不躺倒在手術床上才得以團聚起來。而我父親,在我于美國讀書這幾年里,雖背著我的學費,但也不算太苦,今天聽說他又和哪個好友去爬了山,明兒又去了誰鄉下的宅子度周末,年關里,他開著他那怕有數十年的爛車,邊進滇緬公路邊撿路上的背包客,暗暗自豪地跟人家說,“想必我姑娘當初也是被人一路撿了才能到拉薩,我也載你們一程報答一下”。他自詡前世是打了敗仗全軍覆沒的將軍,所以對滇緬戰場特別有感幾次垂淚,又“矯情兮兮”地佩服著佛法,在卡瓦格博峰附近的山頭上,一瓶白酒一件大衣為守金頂一守就是好幾個小時。就算在城市里也不忘跑到人家的禪室里去喝酒膈應那忍不住偷瞄的小和尚。
別說別人,我這做姑娘的也羨慕啊。
前日里回國,和父母的舊相識聚會。席間大家不忘膈應我爸,說女兒過幾年就要出嫁了,會不會不舍得啊。我也坦然答,還有十年呢,早著。大家一聽仿佛炸了鍋了一般,紛紛勸服起我成家的必要性。紛紛忘了,這位勸我成家也不影響玩耍的阿姨,明明自我發小去讀大學后終日的百無聊賴,那位勸我成家才能立業的伯伯,明明身家不菲,不也和妻子吵得不休。
全然忘了只有我爸爸,大家明里可憐他單身,走到哪玩總不忘帶上他,私下里卻也無一不羨慕,近知天命的我爹,還渾然瀟灑,生活多彩。
整桌人,果然是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只有我爹按按點頭叫我不必在意大家的話。而奶奶看我被大家這樣指責,一臉委屈,也站出來解圍,“剛剛聽她說30歲不結婚啊,我心里是涼了半截,我大概是捱不到抱曾孫的時候咯”,大家一堂哄笑?!翱蛇@還有半截呢,我又覺得他這樣很是自然。我家族里啊,女性都結婚的晚,她姑姑什么的都三十好幾才結婚,所以一個個啊都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到現在啊也顯不出老來,我也不愿意我寶貝孫女兒早早就老了,總還是要她開心才好”。而我只管伏在奶奶肩頭,撒嬌耍癡就好。
我倒既不是什么獨身主義,也不是什么丁克家庭。平生最愛的,就是狗和孩子。席間若是有抱著孩子的新媽媽,我必定是三口兩口吞下我的飯菜,便去接過那阿姨懷中的孩子好讓阿姨能好好吃飯。我和閨蜜視兒童繪本為人生摯愛,學校里那一角童書,我們覺得簡直是人間天堂。可是吾愛小朋友,吾更愛自由。我正是因為視小朋友為人間最可愛最純凈的所在,才既不敢錯待它,又不敢怪罪它犧牲我的快樂和自由。
父母曾問過,什么時候是我決定想要家庭和孩子的時候。我答,
等我能夠向它解釋,“媽媽覺得這個世界好棒,希望也能讓你看一看”,的時候。
父親雖然越來越啰嗦和不放心我,但是我也不得不承認,他的生活遠比我認識的其他的父母都要多彩。而無論什么時候,這衡量怎樣生活的標準,都不過只有,快樂與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