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忘了初次是從哪里聽到原生家庭這個詞了。
剛開始接觸這個詞的時候覺得非常合理,也解釋了我過去很多自己都不能理解的行為與情緒模式。
但是反過來想,原生家庭真的對我們就是一種注定的束縛嘛,我們不能掙脫原生家庭的印記嗎?
人一般覺得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幸或者有某種傷害。首先你要明白,原生家庭對你是影響還是傷害?
所謂的影響只是經歷了一些事件而已,這些每個家庭都會有。所謂傷害是一種持續性的長期性的,對你個人情緒人格的一種塑造。
這里我用了塑造這個詞,是因為你要想一下,如果父母生的不是你,是另外一個孩子,他會這樣對待這個孩子嗎?
答案是肯定的,所以不管原生家庭給你帶來了什么,和你自身并沒有直接關系,那只是父母的一種行為,而不是你自己的行為。
所以我們能做的只有感恩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這個肉體,讓我們可以來到這個世界上去體驗。
原生家庭即使有不好的體驗,也要看你從哪個角度去想,如果你一直糾結原生家庭,可能就會覺得這確實是一個傷害。
但是反過來想這所有的傷害有可能也是你與眾不同的一個能量來源,或者是你超越人性的一種契機。
我們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無意識的去繼承這種原生家庭的印記,復制這種情緒模式把它傳給我們的下一代。
還有一種契機,我們可以去認識這些情緒模式的來源,去了解人性(親人也是人)。重新去塑造一個不一樣的情緒模式和一個家庭關系,這樣的話才是人生真正的意義所在,而不只是一味的去抱怨原生家庭。
不管是親密關系,家庭情緒模式,還是我們的工作本身,就是基于過去的基礎重新去塑造,重新創造,這就是人生的意義所在。
人活著的唯一意義就是創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