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事情充滿了矛盾。
簡單來說,就是沒什么絕對的,全是相對的。
比如你身高一米六,作為一個男人通常算是長得很矮小,可相對你那三歲的兒子,你差不多跟高山一樣偉岸。
比如我一直認為自己又黑又胖,直到一次去土耳其的飛機上坐在一個體重大概二百斤左右的非洲大媽旁邊,忽然覺得自己又白又嫩,新鮮欲滴。
比如我們一直以為自己不算有錢但也可以自給自足,直到那年那月去了一趟青島,發現自己連大蝦都吃不起(哦,好像現在又吃得起了)。
比如你早上起來走在路上,迷醉于清風藍天之中時,忽然被天空中掠過的飛鳥排泄物準確地擊中,你以為最倒霉的就是這個狀況,然后,就掉進了路邊的水坑。。。。。。
是的,沒有“最”,只有“更”或者“然而并不”。
說的是,在一個并沒有標準的世界里,尋找標準是多么不靠譜的一個事情。
最近愛上一件事情,給年輕人或者并不那么年輕但是依然充滿好奇的人提供有關個人發展與成長的支持。
嚴肅地來說,就是有關個人發展與成長的咨詢與輔導工作。不過我更喜歡的是不那么嚴肅的說法,叫做
幫你與迷茫的人生漸行漸遠
此事意義重大,讀至此處,應有掌聲。
幾個月的時間,也見了幾十個朋友,有點兒傷心的是,最老的人也比我年輕。
不過轉念一想也沒什么,年輕有什么了不起,我也年輕過,而你們,老過嗎?哼~哈!
朋友們遇到的問題很多,包羅萬有:事業、家庭、情感、學習,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如何與自己相處,不一而足。真真切切的是那么多的事情需要關心需要留意。
于是感慨,年輕真好,有那么多的事情可以困惑。
當時看來苦,事后思來甘呀。與熱忱渴望變化的靈魂接觸,會讓你感到自己人生的豐滿與完整,這種體驗,真的很美妙。
于是享受過程,于是樂在其中,于是沒完沒了,于是走火入魔。
過猶不及,此言得之。
許是做了太多年的培訓,加上骨頭里的好為人師。
初開始的時候,我用的是“教”。
畢竟活了這么多個日日夜夜,真完全不懂的事情還真的比較少見,與正處在糾結選擇與迷茫之中的來訪者相比,我常常為自己的理性與聰明而沾沾自喜,于是,我可以給他(她)們很多的建議與理論。
這個事情“可以”這樣子處理
這個部分“應該”這樣考慮
這個問題“需要”這般處理
這類人群“一定”如此應對
。。。。。。
諸如此類
客觀地說,是有效果的。
很多人,拿到了答案,歡欣而喜悅地離開。
然而,也有不太一樣的聲音。
有人的回答是:“聽上去很好,可是我做不到呀”
“為什么做不到?這已經是最好的路徑了,你聽我說,這樣的好處是一、二、三。。。。。。。”
“可我就是做不到”
“為~什~么~~~~”
之后,暴跳如雷的人變成了我。
第一次,我的理解是這學員本來就沒誠意學習
第二次,我的解釋是這個學員的思維有局限,更加需要學習
第三次,我的認識是-------我的命好苦呀,這世界上的奇葩都來找我了嗎?
不對呀,所謂事不過三,那么,或者可能也許問題并不在他們身上?
不可能,不在他們身上,難道?難道?啊,或者,在我身上??
然后,我就去學習了,然后,世界不同了。
我明白了:
如果一個人說他做不到,那他是真的做不到,不管你給他的方法有多好多快多厲害,他就是做不到,因為他不是你。
如果一個人說他不想做,那他是真的不想用,不管你提供的思路有多優多亮多寬廣,他就是不想用,因為他不是你。
你認為肉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物,是因為你對于吃的定義是滿足口腹之欲,而他的吃是為了健康或者修身或者其它什么,所以他選了吃素。
你覺得升官發財是人生的目標,所以要花大把時間去工作去關注職場,而她的人生理想只是相夫教子安穩度日,所以她想要去學學煮飯。
簡而言之,你的絕對正確,于你是絕對正確,于他(她)可能一文不值。
既然如此,且由他去吧。我不“教”了,咱們改成“導”。
不再傳授那些所謂“經驗”、“知識”、“方法”,我們只來談談人生、談談理想、談談未來,詩還有遠方的田野什么的。
每個人就是自己的主人,主人們其實有能力安排好一切的一切。
這么整是不是有點兒故弄玄虛的意思?開始時我也是忐忑的~~~
不過奇妙的是,后來的人滿意了,都滿意了,都更加滿意了,我很開心。
之后這個事情的流程變成:
1、人們帶著問題來
2、從我這里得到更多的提問
3、回答完我的問題
4、然后解決了自己的問題
5、然后付錢(嗯,沒交代,我是要收費的)
6、高興地離開了
我也從老是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教師”,變成了燈塔航標一樣引領前程的“導師”。
是不是看上去都高大上了不少?
所以,發生了什么?
我從未有如此這般地相信每個人的內在力量,原來,每一個人都已經足夠強大。
我從未有如此這般地尊重每個人的自我信仰,原來,每一個人都有足以支撐自己的堅定。
我從未有如此這般地關切每個人的獨特人生,原來,每一個人都懷著不同而偉大的使命。
而我,只要陪伴與支持,就已經很好。很簡單,不是嗎?
當然,仍然有人期望得到我的建議,那是對我的信任與愛,所以我還是會給。
建議可以給,只是那之前先給一句話:
“你自己想不明白的事兒,我真的沒什么建議”
當你開啟思考之后,你可以聽聽我的建議。
我的建議就是,這只是個建議~
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
好像是個挺俗氣的廣告
話說得卻不錯。
本文寫于1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