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組織部長會議強調,要提升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從實踐看,“浦江經驗”是密切干群關系、提高基層治理水平的有效實踐。2003年9月18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親自倡導并帶頭到金華市浦江縣下訪接待群眾,推動形成了“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下訪,深入基層,聯系群眾,真下真訪民情,實心實意辦事”為主要內容的“浦江經驗”。廣大黨員干部要讀懂“浦江經驗”中蘊含的基層治理“密碼”,真正撲下身子“迎考”、 沉到一線“解題”,努力在新時代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躬身力行察“實情”,解鎖“主動下訪”領題“密碼”。“竊聞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21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帶頭到浦江縣下訪接待群眾,時至今日,“浦江經驗”已然成為密切聯系群眾、廣泛收集意見、化解矛盾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經驗。廣大黨員干部要從“浦江經驗”中體悟“為民情懷”,錨定治理“難點”、民生“痛點”,主動撲下身子、沉到一線,到群眾意見大、矛盾集中的地方,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變干部“坐診”為主動“出診”,與老百姓“坐在一條板凳上、圍在一張桌子上”討論問題、傾聽民意,打撈最真實、最鮮活的民意。
刨根問底探“實因”,解鎖“析理入微”破題“密碼”。“領導多下去,群眾就少上來。”在浙江工作時,習近平同志第一次下訪就選擇到情況最復雜、矛盾最尖銳的浦江縣,親自接待9批20余名來訪群眾,解決了一批久拖不決的難題,為廣大黨員干部如何站穩人民立場提供了遵循。廣大黨員干部要從“浦江經驗”中體悟“擔當精神”,以敢接“最燙手山芋”、勇挑“最重的擔子”、善啃“最硬的骨頭”的精神,跳進矛盾“漩渦”,摸清事情的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求出基層治理“最優解”。
標本兼治求“實效”,解鎖“精準紓困”克題“密碼”。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權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浦江經驗”解決的是老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突破的是改革發展的堵點難點問題。廣大黨員干部要從“浦江經驗”中體悟“實干作風”,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和基層堵點難點問題,在接訪中掌握群眾的真正訴求,開出對應診單,著力解決信訪問題“上行上移、小事拖大、案件積壓”等問題。同時,也要將“浦江經驗”與依靠群眾就地解決小矛盾的“楓橋經驗”有機結合,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形成注重源頭治理的基層治理閉環,真正將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化解在基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