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抽出時間來整理復習那些聽課的筆記了。不,嚴格地說中是抽出,是靜下心來。來駐村村這么長時間了,總是有瑣碎的工作中庸庸碌碌,無所作為。自己的那些夢想呢?目標呢?早就被我用其他的借口敷衍搪塞了,甚至是被我的充滿欲望的世俗之心占據了,所以,我什么事也沒有做成,其實勞勞碌碌,染白了頭發,憔悴了面容,衰老了容顏,所以,別人都說我老了、憔悴了!這是表象的,而內在的是自己內心更加徬徨了——到底自己回去之后還有什么前途呢?
昨天,我在微信中看到王陽明先生的一句話:一切煩惱兼在于心,心不動則煩惱不生。心不動就是要心外無物。怎么做到心外無物呢?就是要無論發生什么事情,始終把覺知放到自己的心性上,及時去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去覺察是什么事讓自己心生波瀾,克除自己的欲望和雜念,保持情緒平各穩定,同時,注重提升自己。
所以,細想自己這么幾年的經歷,主要挫折的原因或是心里承受壓力的原因都是欲望太盛,想的東西太多,既想在工作上出名揚利,又想在寫作上有所收獲,多樣的追求之下,自己已不負重壓,尤其是機構改革那一年,妻子工作上遇到的變故對我打擊甚大。后來又遇上了像李蠢生一樣的污蔑小人,所以,心理上縷遭不順。但是這幾年還是有收獲的,工作上得到了好幾個優秀,所以,這也算是成就了。就是在去年,我也是又一次得到了優秀。但也正因為自己追求的這些東西,給自己弄得非常累。實際上,就是沒有做到知足者富、知止者贏,欲望太多。
這兩天之來,我反復地聽了王陽明的書籍文章,所以,有了一些感悟。現在想想,越是這樣空虛的時間,我越要抓緊時間來提升自己,至于工作中的那些名利、同事的那些看不起都不要緊,我就是要放低自己的姿態,把自己放到低處,并且,在這樣的低處之中,虛心地提升自己。
避免好名或驕傲,這也是我應該時刻牢記的事情。有時候,我就是太把自己看得太重,有些自以為是。雖然工作上確實也收到一些成效,但是這時候恰好是收手的時候。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就要低調,把自己低入塵埃,做到和光同塵,這才是最好的保護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