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興達
未來課堂是教育信息化進課堂的新型表現形態,本質上就是回歸教學的本質,改變以傳統以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為中心,完成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價值的傳承、人格的塑造、習慣的養成,這也就是催生著課堂教學的革命。
1.未來課堂就是基于先進教學思維的課堂
未來課堂區分于傳統課堂,老師轉變為學習組織者,核心任務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激發學習學習內驅力。未來課堂對教室環境、教師教研、教學評價、課程編排等都會發生根本性變化,總結支撐未來課堂的四要素包括:(1)先進的教室環境,包括虛擬的環境及智能的裝備,如智能的課桌椅、移動的講臺、多功能化黑板、交互式大屏、學生個性平板,VR教學裝備、仿真實驗器材;同時搭配先進的教室布置,如開放的教學區、不固定化學生座位、小組式桌椅搭配;(2)先進的教學課程與學習內容,圍繞學生感興趣的教材及練習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生動有趣漲知識系列課程引導學生探索求知欲;(3)先進的教學模式與組織方式,教學采取項目制、探究式、混合式等模式,課堂組織轉為小班制、分組式,師生、生生平等互動等;講究引導學生“探索、假設、驗證、展示、再探索”過程,也就以學為中心,每個學生都是自主學習的個體;(4)教與學數據貫穿整個過程,通過教學數據平臺及信息化應用將如上設備、內容及教學行為、學習結果等數據鏈接匯聚,打通線上線下,融合教學場景各環節,實現教學過程數據化、分層化,最終達到學習個性化及精準化。
2.一切具有未來課堂屬性的教學皆是未來課堂
一般認為未來課堂屬素質教育特別是創客教育范疇,也會有認為未來課堂就是在特別的教室組織的特別的教學行為,對學科教育幫助并不大或只是補充,還有認為未來課堂只是學校宣傳噓頭并不能實現常態化。以上認知是種普遍現象,代表著現行觀點,實際上隨著認知的升級,未來課堂是不僅僅是種課堂形態,更是一種思維,這種思維代表著先進的教學理念、先進的教學模式,掌握了這種思維,也就會拋開傳統的未來教室、先進的教學教具等物理器材的束縛,而會把如何組織學生學習、如何開展教學行為,如何借助信息化平臺來進行以學生“學”為主的教學灌輸實踐,走出物理空間的范疇,具有未來課堂思維的教室教學皆是未來課堂,未來課堂無處不在,回歸教育真正“教書育人”本質,正如蘇格拉底所言“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