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如果是自己的選擇就不要去后悔了。
晚上李子家請客小聚,先是得到了吳美人要調去XX一線城市了,心中羨慕,真的羨慕,人家對自己的人生是負責的,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報。
不自覺地想起自己這十年都干了什么,真的不知。想干的事情很多,但是總停留在想的層面,或者就虎頭蛇尾了。
對于吃飯時的羨慕和感嘆,讓心中充滿了無限感慨。通過對照也越發看到自己的不足。那些日日夜夜,在霧中行走的日子。別人,在書寫著自己的人生。而自己在消耗著人生。不管灌了自己多少的心靈雞湯,就像書中說的一樣,沒有參照,或者對他人的不在意,最終你會發現什么漸行漸遠。
晚飯過后,大家提議步行回家。在路上,龍說要買些吃的給濤他們帶上去,我和龍就晚回了。兔子突然打電話說速度來后面的賓館,驚訝了一下,沒明白,后來才搞清楚說是去紅姨那里,說是帶的草帽,讓去拿。但是本能的還是想要拒絕,也許這就是我的本性吧,害怕社交,害怕見面不知道要說些什么。好巧不巧,肚子很不舒服,想恩恩,趕到家中,剛想上個廁所,劉又來電話催,便意頓時全無。梳了個頭就下去了。但是人已散場,剛好碰到那些姐姐們都下來了,說是等我等不及了,我心中頓時萬分懊悔,為什么自己不直接趕過去,非要上個廁所。我抓著帶下來的草帽想要找人問清楚是誰送的草帽,好發消息感謝,但是這樣的猶豫使得我最終徘徊在了原地。
心里一邊苦惱著自己是不是給人不知好歹的感覺,一遍稍稍對老公不愿開導我而感到生氣。心中的結很重,壓的很難受。
洗漱的時候,老想著自己為什么情商這么低,為什么要去懼怕與人接觸,為什么就像是個惡性循環似的,不斷的重現。一度我以為已經好了的時候,情景在此發生,我到底在懼怕什么?與人接觸會發生什么事情嗎?如果我見到熟人上去自然的打招呼,而不是擔憂著該說些什么?如果同學聯絡我,我自然的說聲一起吃個飯吧,而不是擔憂接待不好他們;如果酒桌上我自然的說謝謝有這個機會敬大家酒,祝大家天天快樂,而不是擔憂著非要說什么與眾不同的精彩的祝酒辭;如果朋友找我幫忙,我盡所能先去辦,而不是想著辦了會怎么樣......我會不會就不用擔驚受怕的不知道該怎么和他人接觸?是我想太多?把自己看太重?我想要一個完美的自己,我希望我能得到大家的喜愛。但是...準許自己為人,準許自己為人,準許自己為人。
我做的不夠好,至少自己總是埋怨自己。
如何做到尊重人、體諒人,但不是迎合人。自尊自愛自醒....不卑不亢不燥....
相差,我想說很多時候就是差那么一點,但是這是我的選擇,因為心中懷著抵觸,所以事情便會往潛意識希望的方向走,所以,如果是自己的選擇,就不要在糾結于為什么當初沒有做另一個決定,然后想盡辦法補救。
做自己應該做的,剩下的,隨天意
三十四歲,人生的一半,有些事情該明白了,任性、耍賴,不再是可愛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