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了家長,尤其是當了一年級小學生的家長之后,開始特別理解做家長的無奈。
孩子在家長面前的表現和在老師面前迥然不同。同樣的要求,在家長口中說出來,執行力不自覺就減弱為n分之一。而在老師那里,只要老師提出要求,一般的孩子,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往往都會不折不扣的去執行。
其實,作為家長,我們也應該反思,不僅僅是因為孩子在家長面前完全展現的是最真的自我,他們常常以撒嬌耍賴的方式逃脫家長的要求,我認為,家長在這個過程里,不能堅持對孩子的要求,自己反而總是妥協,導致后來的要求往往不能落實,孩子在這個過程里把準了家長的命門,他知道只要自己撒嬌耍賴家長就會沒辦法,自己就能夠偷懶。
所以,當家長的過程,不僅僅是陪伴孩子成長,更多的,也是磨減自我邊幅的過程。有的家長,在孩子漸漸優秀的過程里,自己也在教育路上更加精進,與孩子的進步齊頭并進;也很遺憾,有的家長,把孩子的教育推出了自己的關注范疇,在孩子進步的時候自己原地踏步,最終跟不上孩子教育的步伐,不僅自己焦慮,還讓孩子也錯失很多教育成長的契機。
家長和孩子,也是一對教育共同體,教學相長,孩子進步的時候,家長也要跟著步伐緊緊跟上!這是一個追求教育質量的時代,家長,請你一定不能缺席孩子成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