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二寶已經兩歲了。我這新時代響應國家號召的奔五女竟然也加入了“二寶媽”行列,之前沒有練就“分身術”,如今決然不能再像以往作“獨生子女”媽媽那樣,早早把暑期的活動安排得妥妥的。好在有特別靠譜的YC媽媽,她提議去西部,看了行程和手頭的安排,非常合適。于是把二寶送回朔風颯颯的老家,帶著大寶和jy前往地廣人稀的大西部。
一、我們的行程。
北京(高鐵)—正定(飛機)—西寧—北京
8月4號:北京-西寧-安排接機-入住酒店-自由活動【宿西寧】
8月5號:西寧-塔爾寺(信仰之地)-拉雞山(文物雪山)-青海湖(藍色之湖)【茶卡小木屋別墅】
8月6號:茶卡鹽湖(天空之境/紅裙子拍照)-戈壁灘(平原)-德令哈【宿德令哈】
8月7號:翡翠湖(綠翡翠)-青海雅丹地貌(魔鬼城)-當金山-石油小鎮(九層妖塔拍攝地)-敦煌【宿敦煌】
8月8號:莫高窟(歷史文物/壁畫)-鳴沙山(月牙泉/晚上一輪明月)【宿敦煌】 9號;敦煌-瓜州(免費品嘗當地的瓜)-嘉峪關(城樓/歷史)-張掖七彩丹霞(上帝的調色盤)【宿張掖】
8月10號:張掖-扁都口(一個小型峽谷)-祁連大草原(騎馬/射箭體驗場所)-門源油菜花海(百畝油菜花/拍照起來非常壯觀)-西寧。
二、我們的旅行
day1:上午:塔爾寺
塔爾寺,藏傳佛教的著名圣地,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因最初修建宗喀巴大師紀念塔,而后逐漸建成寺院,故得名“塔爾寺”,因“第二佛陀、文殊菩薩化身”宗喀巴大師誕生地而被稱為 “第二藍毗尼園”。
塔爾寺坐落在青藏高原東北部的宗喀地區—青海省西寧市西南二十五公里處的湟中縣魯沙爾鎮形似八瓣蓮花山中,塔始建於公元1379年,1560年建成“佛、法、僧”三寶俱全的寺院,幾經擴建,始具規模。
塔爾寺三絕:壁畫與堆繡、酥油花。壁畫多以礦物顏料畫在布幔上,內容主要為經變、時輪、佛等。堆繡是用各色綢緞、羊皮、棉花等在布幔上堆繡成佛、菩薩、天王、羅漢、尊者、花卉、鳥獸等圖案。
我們禁不住店員們的吆喝誘惑,都給頭發裝飾了五彩的小發辮。踏入民族的地盤,就從裝扮上入鄉隨俗。
我們在塔爾寺親見了五體投地禮朝拜的信徒們,在大金瓦寺內外,雙手合十,快速地做到支撐平板狀,下跪,拉伸上臂,額頭著地,跪拜,每一個完整的動作速度不慢,著實是對信徒們內心和身體全方位的考驗。準確地說先有了虔誠的信仰入心,作為身體的司令,發出那有力的指揮,讓身體有力地重復著類似現在流行的平板支撐運動。朝拜者有十多歲的孩子,也有耄耋之年的老人,有美貌的少女,也有強壯的漢子們。為她們發自內心的朝拜而折服。
我們在塔爾寺看到了頭頂黃色大雞冠狀帽子下喇嘛們念經的壯觀場面。聽導游說,藏教喇嘛是當地人的榮耀,每家每戶都把自己最聰明的孩子送到寺院,就如同我們以往家庭里盼望這兄弟中有出人頭地者進入大學那般,為了讓進入寺院的孩子安心學習經文,家里人要不斷提供各種幫助和供給。
我看到了歌曲中唱到的酥油燈,青稞酒。還親嘗了青稞,就像小時候在小麥地里摘下新鮮麥穗后撥出來的麥粒的味道,只不過青稞是青綠色。
進入塔爾寺,深感寺廟的威嚴,嚴格地遵守了不拍照的禁忌,也感受到了它在當地政治文化以及人民心目中的那般神圣。我們開始討論那些看不懂的藏文中深藏的含義,我們開始討論堆繡的美妙,開始討論酥油花的不易和壯觀。
day1:下午青海湖
咂巴著厚厚奶油皮的奶香,帶著呲牙咧嘴咬不動的牦牛肉余腥味,吃過那正宗的干拌牛肉面,我們驅車途徑拉脊山,到達了青海湖。先是油菜花吸引我們的眼球,再仔細看看,前方那海天一色的明亮的帶子不就是水面嗎?那不就是我們的下一個目標青海湖嗎?隨著車子的前行,那個印象中可以蹬著自行車環湖來丈量的湖長變得不太可能,那湖長足足有100多公里,不是訓練有素的運動員,估計難以夸下海口環湖一圈。
大片的油菜花讓我們的視覺享受變得習以為常,那是為青海湖大大的湖面專有的裝飾,遠處的青綠的山,近處有嫩黃色的油菜花,再遠處就是青海湖。我們興沖沖地沖進油菜花,大踏步地邁向青海湖的地界,想近距離感受這個最大的內陸湖。
靠近你了,青海湖,安靜的湖面突然感受到了我們的到來,天空中炮仗般打雷了,接著忙不迭地就開始迎來了雨點般的親密接觸式歡迎,驅逐了其他游客,清了場,為我們這些vip設置了專場。于是在風雨中美麗著,舞動著。那只海鷗飛翔著,作為你迎客的使者,好像在勸說著讓我們留下來。在風雨的熱烈歡迎下,我們還是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夜宿木屋別墅。
day2:茶卡鹽湖
茶卡是大青鹽的產地,是天空的鏡子。鹽水的壯觀景象就如同雪地上還有一層水,倒影著天空。
壯觀的場面非常適合拍照,清亮的地面反射著陽光,如同影樓里那白色補光神器,只要拍照,都好于普通的照片。于是我們不厭其煩地把最艷的衣服展現出來,拍好了,我們也趕緊把防曬的裝備都捂上,生怕著高原的紫外線把我們搞得黑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