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張問:“十世可知液?”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辜講
孔子的一個弟子(子張,孔門弟子之一)問:“我們是否可以知道十代以后的社會文明狀態。”
孔子道:“殷朝繼承了夏朝的文明,殷朝在夏朝的基礎上做了哪些修改,我們是很清楚的。現在周朝也繼承了殷朝的文明,它做了哪些改變,我們也很清楚。或許還有其他朝代來替代周,但是如果朝代真的更替,百代之后的社會文明是可以預知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子張問:“十世可知液?”子曰:“殷因于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孔子的一個弟子(子張,孔門弟子之一)問:“我們是否可以知道十代以后的社會文明狀態。”
孔子道:“殷朝繼承了夏朝的文明,殷朝在夏朝的基礎上做了哪些修改,我們是很清楚的。現在周朝也繼承了殷朝的文明,它做了哪些改變,我們也很清楚。或許還有其他朝代來替代周,但是如果朝代真的更替,百代之后的社會文明是可以預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