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鏈路設計師”

最近看到知乎里面的有關“怎么看待阿里一改之前的UI/UE招聘,取而代之的是全鏈路設計師……”的話題讓我虎軀一震,怎么又多了個“全鏈路設計師”,僅僅這段時間加了會兒班,我就已經被行業架空了…

更新式摳鼻

“全鏈路設計師”貌似是出自阿里UCAN2017的論壇上。

在商業中用戶需要接觸的每一個節點進行設計,以此來全面的提高用戶在商業消費行為中的體驗。

嗯,這種老酒裝新瓶的說法也是可以拿來在千八百人大會上說道一番的。

在入行之前,我一直以為的設計師會跟裝修公司的設計師一樣,既要做到前期跟客戶打交道,從一些“大氣”“宏偉”“一看起來就不得了”的玄幻の描述中獲悉用戶的真實想法,以此來作為選材配色乃至材質的挑選,最后還得跟進裝修實現的效果,力求原型跟視覺的高度統一。

剛一入行卻發覺互聯網設計師似乎還自成一派,設計師不用游走在產品的構思跟開發之間,原型來了就補視覺,視覺補完就直接給開發,交付物完成就了就好,也不用管后期的具體實現效果怎么樣,這種情況似乎在大公司內可見一斑,所以才有了這一回“全鏈路設計師”一說。

我畢業兩年了,期間一直在小團隊里面擔任交互&產品&測試&鼓勵師&設計,可也從未有過業界一直關注的“設計師要包容開放,要去跟進開發,參與產品會議……”等問題。一間夠大的辦公室,上下游的溝通總在“喊一嗓子”中開始,聽大家聊得久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明白些產品是什么,用戶是誰,他們怎么用這款應用的,再到后面,自己也能開始提一些看法和意見,老板拍板了后,就把實現的想法跟開發溝通,直到最后的實現上線。

久而久之,我有時候回顧自己的工作,發覺也并沒有出現行業里面一直詬病的“大家都閉門造車,自掃前雪”的問題。

同樣做一個界面,直接上手改改樣式發給開發也能沒問題;有責任心的,也會注意前后視覺關系,相同控件和視覺的整體統一;更上心的,看看涉及到這個頁面的流程怎樣,邏輯是否合理,界面的存在是否必要。不同的做法,也就取決人本身對于工作的態度吧。

至于現在又提起的“全鏈路設計師”,可能也只是管理不夠,頭銜來湊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