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網絡
只要我們不想馬上去死,馬上消失,就可以用自己極其有限、極其短暫、因而極其寶貴的生命去尋找一些快樂的感覺。其中包括肉體的快樂和精神的快樂。 (@ 李銀河)
我有個愛搗鼓吃喝的老爸,估(kěn)計(dìng)此生是瘦不下來了,但是把這個當做不減肥的理由,自己都覺得太牽強了。人都說“三月四月不減肥,五月六月徒傷悲”,可是摸著良心咱得說,大快朵頤之時從沒覺得傷悲啊,反而是樂活不已。
今天刷屏,看到一篇《人感到幸福時為什么會閉上眼睛》,從沒想過why,倒是隱約的知道how,回想起自己因為感到幸福而閉上眼睛的時刻,發現還真是不少呢。比如踮起腳尖去親吻深愛著的人,比如路過一樹繁花去輕嗅芬芳,再比如,春分的寒夜守著一碗香噴噴、亮滋滋的番茄疙瘩湯。
這是一碗再普通不過的疙瘩湯了。
面粉是從超市買來的叫做“六朝松”的本地品牌,價格公道,童叟無欺。舀出幾勺面粉和上溫水,再加點鹽,攪拌到不稠不稀,剛剛好就對了。講究口感的話,就打個雞蛋進入,如此做出的疙瘩才勁道,入鍋不爛。待熱水開鍋,傾斜碗沿兒,讓稀面團緩緩流出,再拿雙筷子分撥出一截截即可,不問形狀,不求均勻,寬窄長短,隨心而已。
這種面疙瘩,彭城人又叫其“面魚兒”,這么叫也是有道理的,功夫好的大廚自能把面撥的均勻小巧,下鍋煮熟后真如一條條小魚兒飄起,一湯勺撈起幾條,果然愜意。
近年好些飯店用機器做“面魚”,雖則省事,總覺得那樣做出的“面魚”少了幾分天真神氣。如此,倒不如家常做的“面疙瘩”,丑則丑矣,嚼勁十足,更重要的是那里面有著做飯人的真誠心意。
我最喜歡番茄疙瘩湯了,熱乎乎的一碗端上來,自帶的酸爽,吃的人大汗淋漓,能從胃里暖到心里,這才叫“回味無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