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讀不懂書的。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楊絳 ????
離開家鄉,嘗到了孤獨,但也得到了自由。
我辭去教師的工作,很多人都表示不解,熬個幾年成為有編制的老師,有個“鐵飯碗”,是多好的一件事呀,漂泊了一段時間之后我理解了他們,那是一種安全感。但我不后悔。
從小到大,我都沒有離開過商丘市,一個我騎自行車用一天時間就能丈量的城市,我渴望外面的世界,渴望自由的空間。于是,在工作一年后,那顆被外面世界誘惑的心淪陷了,辭職的時候沒想好以后的路怎么走,只想離開。火車開動的那一刻,我的心無比雀躍,看著窗外的風景,飛快的倒退,一點一點遠離家鄉,我貪婪地呼吸著自由空氣,出火車站的那一刻,踏上一片完全陌生但又讓我無限歡喜的土地上,我只想傻笑,對著陌生人笑,對著藍天笑,對著風笑,在心里告訴自己:“自由啦!”
后來,我知道自由是要付出代價的,房子不是免費的,要花錢租;上班的距離遠,用走是不能完成的,要付交通費;周末是沒有親人和朋友陪伴的,要自己度過。早上沒有熱騰騰的紅薯大米粥,從從容容吃早飯是件極奢侈的事情,路邊隨便,買點包子或煎餅湊合,邊走邊吃的時候,想哭,不是矯情,只是覺得有點委屈,中午,是重口味或者是沒有味道的外賣,每次點外賣,就像是在博弈,運氣好會吃到不錯的飯菜;晚上下班,華燈已上,街上人來人往,卻沒有一個認識的人,大家匆匆忙忙趕著約會或者回家,也有人像我一樣回到出租屋。周末,想去逛街都找不到人陪,只好看書,或者戴上耳機在公園里,看小朋友放風箏,看老年人打太極,看女人們聊天,看男人們遛狗,回去之后關上門,一室冷清,能說話的,只有空氣,恍然想到監獄里的犯人。
留在家鄉的朋友問我要不要回去,我竟然毫不遲疑地說不回去,目前工資不比之前高,還有各種各樣的花銷,但是,還是選擇留下,雖然。雖然現階段以我的能力無法擁有我想要的生活,但是我可以見到更精彩的世界,鱗次櫛比的寫字樓,身懷絕技的過路人,小資頗有情調的書吧,精美華麗的服飾,為未來努力的異鄉人,拒絕夜晚的霓虹燈,川魯粵淮楊菜系,不用和親戚朋友,捆綁在一起,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工作,哪怕是很辛苦,但是我很愿意。五年后,我可以回到家鄉工作,因為我還有教師資格證,不至于找不到工作,但是五年后從家鄉再走出來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不光是外界的壓力,更重要的是已經沒有了走出去的勇氣,所以,選擇留下。
讀過不少書,卻沒走過多少路,想見識一下人世間的繁華。十年前樸樹追求生如夏花,十年后,樸樹說平凡才唯一的答案。說追求夢想有點托大,純粹想體驗一下格局高些的生活,接觸一群有想法的人,而不是整日里家長里短。離開家鄉猶如風中浮萍,沒有歸屬感,很累,但是很精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