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不是讀書數量,而是真正把一本書讀懂、吃透。——《讀懂一本書》
你喜歡讀書嗎?
你會讀書嗎?
你把書讀懂了嗎?
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化,讀書變得輕松又方便。在家一部手機,下載讀書軟件,就能開啟閱讀模式。如果是外出旅行,包里裝一個kindle就搞定了。
由此看出,讀書不是難題,能不能讀懂書才是難題!
我相信,很多人讀完書,都會有云里霧里的時候,覺得看的時候很輕松,但最后卻啥也不知道。好一點的,就是記住了書中自己喜歡的句子。
在樊登《如何讀懂一本書》中說到,讀書重要的不是數量,而是真正的讀懂、讀透!
那么,普通讀者該怎么做呢?書中提到2個建議,值得愛閱讀的人學習借鑒!
一、擴大知識儲備
簡單的說,就是你的大腦內存要多,在看書之前,你平時要不斷的吸收知識。作者分別指出,要讀經濟學、心理學、國學常識、管理學、邏輯學、哲學、人生經驗等知識。
看到這么多要讀,肯定很多人都被嚇住了。然而,事實是就是要不斷的儲備知識庫。因為,每一本書,作者都會將很多信息與觀點融合進去。假設你不懂心理學,就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案例。
同時,很多人覺得哲學最無用,就會說一些大道理,好像在生活中根本起不到作用。如果你這樣認為,你就大錯特錯。
歷史上很多杰出的人,都是在哲學上有建樹。在我看來,哲學是一股看不見的神奇力量,在你難過失落時候,可以撫慰你的心靈。
只有書讀的多了,你才能更加融匯廣通的理解書中的真正意義。當然,想要成功,需要一步步開始,切忌不要心急!
二、讀完要總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讀完一本書已經很不容易了,再去總結簡直要了自己半條命。因為,總結實在太難了!
我認為,很多書值得多看幾遍,才能真正讀懂。因此,開始的第一遍,你就放輕松的看,就純閱讀。第二遍看時,你就要帶著目,去找令你印象最深的地方,仔細思考,可以的話,就摘抄下來,仔細分析與思考!
當然,書中也給了建議:
1、閱讀時候,盡量少標注。
2、讀完后,就放一段時間
3、挑戰大腦,回顧書中內容,并話思維導圖
4、去分享,把知識傳播出去
不管哪一種方法,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總結:讀書,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因此,努力讀懂一本書,就是進步的開始。請相信:越努力,越優秀!
原創內容,禁止抄襲、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