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剛回到家,又聽到婆婆大人對兒子的聲聲控訴。
“現在鄭意現在打弟弟可狠了,一點都不讓弟弟,一點兒做哥哥的樣子都沒有。越長大越不乖!”
“對,對,他有時候一腳就踹過去的。我真擔心弟弟怕打了傷了,你快說說他。”
最愛小弟弟的公公也急忙幫腔。
一旁,大兒子氣極,手指作槍狀指向弟弟,吼叫著:“你們冤枉我,是他先打我的!”
急脾氣的老公開門回來,看到大兒子對著他爸媽發出驢的嚎叫,氣不打一處來伸手就打。
這時候爺爺奶奶又開始護犢子,老公一氣之下調整方向,把矛頭對準父母。
原本最溫馨的晚餐時光,雞飛狗跳,一片狼藉。好不熱鬧。
這是近段時間我們家經常上演的狗血劇情。
男孩好斗,9歲的鄭意和6歲弟弟進入了打架高峰期。
弟弟無聊的時候喜歡作弄哥哥,他摸一下哥哥的頭,踩一下哥哥腳,如果哥哥看書就去把哥哥的書奪走,然后他看著哥哥被他逗得暴跳如雷的樣子,眼中露出挑釁的目光,一副:來呀來呀有種你來打我呀的那種欠揍的模樣。
更多時候還會因為同一個玩具的使用順序、甚至僅僅是因為搶白一個問題而爭吵不休發生戰爭。
平時呢,我親自帶他們的時候,一般不太管他們兄弟倆之間的爭執,他們之間起爭端,如果大人不參與,很快的他們自己就會找到平衡點。嗯情況下我都是哪兒涼快哪兒呆去。
今天晚上,再次因為坐車后座誰占的位置更寬這個問題又開始爭吵,甚至大打出手。
大姑姐坐在我副駕座,車上兩個兄弟爭地盤起了爭執,開始唇槍舌戰對罵,爾后又你一拳我一腳你來我往對打了起來,老二直接放了大招哭了起來。
他大姑看著他們吵,批評了哥哥問他為什么不讓著弟弟,一點兒不懂得哥哥。哥哥各種不服,對著他大姑又開啟驢的嚎叫模式。
我徹底被激怒,兒子你讓老娘的面子沒地方擱呀。
平時啊,為娘天天在她們面前擺譜作育兒專家狀。每每被她們說太寵溺兒子也不不管不顧,一心弘揚實踐我的賞識教育正面管教。
你現在讓我啪啪打臉,我訓起孩子,告訴他們如果不配合,回家各打30戒尺。
兒子們安靜下來。回到家的時候,老二卻已經睡著了,沒法兒去實行我的棍棒教育。不過,我的怒氣也早己消失無影無蹤了。
我毫無辦法,又不想這事就這么過去,我靈機一動,跟老大講起了故事。
從前啊有一次,陪他奶奶去菜場買菜的時候,跟攤主還了價格又沒有買,那天諸事不順,婆婆被攤主搶白了一句:“老太婆,買不起就別還價。一大把年紀還不懂做人的道理。”
好強的奶奶很生氣,和人家吵了起來,我問:“兒子你覺得媽媽會怎么做?”
兒子問:“你平時教育我們要以和為貴,可這次你上去幫奶奶對嗎?”
我說:“那當然了,我上去告訴他,要尊老愛幼!要和氣生財!幫奶奶出了好大一口惡氣。因為當我們對自己的家人都不好都不團結的時候,沒有人會對我們好!”
我噼哩啪啦表演了一下現場的場景,兒子哈哈大笑。
我循循善誘,問:“你覺得住我們奶奶家的表哥對他的弟弟好不好?”
兒子想都沒想,直接說:“切,比我的差多了,我打弟弟還是假的打,弟弟惹他時,他打得可比我狠多了。”
我告訴他一個殘酷的真相:“那是因為你是他的親哥哥,你都沒有去愛護他。想打就打,想罵就罵,他自然更加不會把你的弟弟放在眼里啦。”
“媽媽 ,可是弟弟真的好煩啊,我不理他的時候,他就一直來弄我,不理他還把我的書撕了。”
其實這些媽媽哪里會不懂,所以媽媽從來不要求你讓著弟弟。
“每次哥倆的戰爭都是弟弟挑起的事端,可是你知道他的心智不成熟,他不弄你,你會理他嗎?也許他方式錯了,你還要用錯誤的方式去回應?然后弟弟哭你又自己氣死,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讓我們皆大歡喜呢?”
兒子繼續作沉思狀。
“媽媽請你以后起沖突的時候,用你的聰明的大腦去統治他領導他,用愛去理解你的弟弟,可以嗎?”
哥哥低下了頭,似乎有聽進去的感覺。
我趁熱打鐵,繼續扮無助狀:“每次聽到你別人說我們家哥哥欺負弟弟,哥哥打弟弟狠的時候,媽媽的心都在滴血啊啊啊(作東施效顰狀),我可不希望給別人看笑話哦,說我們家兩個兄弟從小就不和!從小打架打到大。你那么愛媽媽,你一定要幫媽媽,不要再給媽媽出難題了,跟弟弟不要爭理求勝,用你聰明的腦子帶領弟弟走過不懂事的這幾年,跟弟弟不要一直講道理,因為他這個年紀哪懂道理?!”
“媽媽那我不跟他講理,我跟他講什么呀。”
“講愛呀。”
兒子停頓了一下,聽懂了,重重地點了點頭。
全民二胎時代的到來,兄弟姐妹之間的戰爭在所難免,我和弟弟也是一直打打鬧鬧地長大。
其實對于孩子們的“戰爭”父母的平和心態,太太太重要了,育兒即育己,誰說,做父母不是一場艱難的修行。
希望,明天一覺醒來,哥賢弟孝,其樂也融融……